高考历史答题基本方法与基本技巧总结
泸溪一中高三287班原创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审清两个要素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3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主题内容。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
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不在此时间范围内的选项,不论本身是否正确,都与题意不符合,可以排除;
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注意有些可以自己确定下限;
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注意有些可以自己确定下限;
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
近年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答题主题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内容。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背景、条件)、内容(经过、过程)、特点(特征)、性质、结果、影响(作用、意义)、评价等。
例:(北京文综)实业强国是近代国人的梦想和追求。完成16—17题。
16、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轮船招商局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D、设立农工商总局
在这个专题式选择中,“近代”是时间限制,“实业强国”是主题;在小题中“洋务派”是条件限制中的“人物”限制,“求富”是主题限制。审清了这些限制和主题就不难做答。技巧点拨:审题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
:
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时代特征;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二)、做错选择题的“几种表现”
(时期)限制,匆忙答题。
【经典例题】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生产关系的变化,大致相当于苏联的
—1921年 —1927年 —1936年 —1941年
解析: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生产关系上的变化指“一化三改造”,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对照苏联完成此项任务应是1928年至1936年,故正确选项C。
,不能把握本质内涵
高考历史试题中,大凡较难的选择题,命题者往往在历史事件及历史概念的内涵、外延和时代特征上做文章。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外延在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这类选择题,高考中经常见到。我们唯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把课本中重要概念、关键字词真正弄懂吃透,才不至于面对扑朔迷离的选项感到茫然。
【经典例题】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
,实行法治 ,任用女官 ,抑制士族 ,推崇佛教
解析:要准确理解“社会之革命”内涵,“实行法治”、“任用女官”不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移风易俗”与武则天关系不大,故A、B、D不选。考生易错选D。应选C,它讲的是科举制影响,可称之为社会之革命。
【经典例题】下列国际会议所颁布的文件中,涉及台湾问题的是
①《凡尔赛和约》②“九国公约”③《开罗宣言》④《波茨坦公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此题只要牢固地掌握《凡尔赛和约》是对德和约,其涉及的中国问题是要日本归还一战期间日本占据原德洋上的三个岛。而②③④都涉及到台湾问题,故选D。考生易错选A。
4、历史常识缺失
【经典例题】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议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解析:此题教材没有现成的表述,考的是考生的基本素养,即作为一个文科生必须具备的历史常识。秦始皇是他自己的称谓,唐太宗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康熙是年号,故选B。考生易错选C。
5、读懂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能力欠缺
【经典例题】清末湘军的组织形式“譬之木焉,统领如根,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这种军队组织形式
A.
高考历史答题基本方法与基本技巧总结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