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六节 冰川与冰川作用.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六节冰川与冰川作用
冰川的形成
冰川类型

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气候寒冷,年平均温度多处于0℃以下,地表常被冰雪(冰川)覆盖。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但不是在短期内形成或消亡。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因此,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的产物。
冰川是冰圈的主体。
全世界现代冰川和冻土分布面积分别为1 623万平方千米及3 500万平方千米,各占陆地面积的11%和24%。,冻土面积约有215万平方千米,它们的总面积占全国面积的23%强。在第四纪最大冰期时,世界上冰川、冻土作用区的面积更为广大。因此,对冰川与冻土地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冰川活化石”一号冰川
1、雪线与成冰作用
昆仑山雪线
雪线(snow line)指的是某一个海拔高度,在这个高度上,每年降落的雪刚好在当年融化完。
一、冰川(glacier)的形成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季节变化就能引起雪线的升降,这种临时现象叫做季节雪线。只有夏天雪线位置比较稳定,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这个缘故,测定雪线高度都在夏天最热月进行。
一、冰川(glacier)的形成
1、雪线与成冰作用
就世界范围来说,雪线是由赤道向两极降低的。珠穆朗玛峰北坡雪线高度在6000米左右,而在南北极,雪线就降低在海平面上。
雪线是冰川学上一个重要的标志,它控制着冰川的发育和分布。只有山体高度超过该地的雪线,每年才会有多余的雪积累起来。年深日久,才能成为永久积雪和冰川发育的地区。
一、冰川(glacier)的形成
1、雪线与成冰作用
雪线以上的区域,从天空降落的雪和从山坡上滑下的雪,容易在地形低洼的地方聚集起来。由于低洼的地形一般都是状如盆地,所以冰川学上称其为粒雪盆(firn basin)。
一、冰川(glacier)的形成
1、雪线与成冰作用
粒雪盆
粒雪盆是冰川的摇篮。聚积在粒雪盆里的雪,经过一系列的“变质”作用而形成冰川冰(glacier ice),这个过程称为成冰作用(glacier ice processes)。
一、冰川(glacier)的形成
1、雪线与成冰作用

第六节 冰川与冰川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703 KB
  • 时间2018-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