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南部,现辖三区(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四县(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和黄山风景区,市域面积9807平方公里,总人口148万,其中农业人口11
1.67万,占7
5.4%。全市有101个乡镇(其中53个镇、48个乡),6个街道,743个行政村(包含32个村改居),3500余个自然村,8900余个村民组。乡镇平均人口
1.4万人,比全国少根据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我市从201X年开始,每年重点培育建设100个以上中心村,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周期2年;每年治理改造300个以上自然村,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建设周期1年。到201X年,力争全市5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20年,力争全市9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按照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要求,各区县优先选择乡镇政府驻地村、特色产业村、交通干道沿线村、重点景区周边村、历史文化名村及城市规划区外的远郊村进行规划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古村保护型、优质生态型、产业带动型、异地安置型、综合提升型、扶贫示范型村庄。目前,市县均成立了美好乡村建设组织机构,召开了动员大会,出台了《实施意见》,共推荐了115个中心村申报全省第一批建设计划,开展了两期全市美好乡村建设专题培训,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生活环境较脏。主要是农村畜禽粪便、生活污水和废弃物、农药化肥等引发的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垃圾乱倒,胶袋乱飞,路边、河边、村边、田边、塘边
、屋边垃圾随处可见。多数村庄没有垃圾收集点,没有垃圾处理设施,改水改厕还没有完全达标。少数地方还是人、畜混居,禽、畜放养,生活环境不容乐观。“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污染,治理赶不上污染速度”的现象相当普遍。尽管有些行政村建立了“村收集、镇运输、县(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但由于垃圾数量增长较快,原来垃圾处理经费预算被不断突破,经费不足影响垃圾运输问题越来越突出。垃圾处理难,污水处理更难。农村污水处理工作刚刚起步,受村民居住分散影响,污水集中处理成本高,解决难度大。垃圾、污水处理已经成为美好乡村建设中最直接、最紧迫、亟待破解的现实问题。发展基础较弱。表现在各区县经济实力较弱,财政仍是吃饭财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较弱。广大农村产业发展基础弱、村级集体经济弱、农村劳动力队伍弱以及基层干部能力水平较弱。目前,全市101个乡镇中,税收收入超1000万的有41个,占40.6%;743个行政村中具有特色产业型的有99个,仅占1
3.3%;有经营收入的村476个、占64%,其中集体经济超过10万元的只有151个;无经营收入的村267个、占36%。广大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目前约有4
3.1%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下的人,都是老人、妇女和小孩,普遍缺少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主力军和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当前,美好乡村建设尚处于探索和积累经验的阶段,全省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建设模式,各地美好乡村建设的资金几乎靠各级财政筹集投入,这种状况对政府财力十分有限,民间经济基础相对落后的区县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
各
市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