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通过本次到野外实习,认识西山地区新元古代、寒武纪地层及二叠纪部分地层,分析其沉积环境及沉积相并讨论其中的大地构造背景。通过这次实习,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野外,进行野外实地分析,既有利于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能掌握地层野外实习的基本方法,丰富了野外工作经验。
西山地区地质简介
北京西山构造背景上属于华北地台。地层分区为燕山分区,其范围是指山西五台以东,朝阳、锦州以西,包括整个北京市、河北省的大部分以及陕西东部及辽宁西部的一部分。研究区内新元古界青白口群、寒武系分布广泛,大致沿北东东一南西西方向延伸。目前本区所采用的地层系统如下:青白口群,包括下马岭组、长龙山组、景儿峪组;上寒武统,包括凤山组、长山组、崮山组;中寒武统,包括张夏组、徐庄组、毛庄组;下寒武统,包括馒头组、昌平组。华北地台的古地理位置、岩相古地理、古生物学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比较成熟的认识伙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这些成果是北京西山研究的基础,也为后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由于对西山地区的研究较深入,很多人到这来实习,我们也不例外!
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主要集中在下苇甸,沿着公路有一套出露很好的青白口群,沿着铁路寒武系出露完整,而且特征明显,此外还看了红庙岭组砂岩的沉积旋回。下面将进行详细描述:
上覆地层冶里组灰岩
整合
寒武系上统
崮长凤组泥晶灰岩、钙质泥岩、钙质灰岩和竹叶状灰岩,竹叶状灰岩 180m
中含有氧化圈。发育有泥晶丘和柱状叠层石。
中统
张夏组鲕粒灰岩为主,含少量风暴碎屑岩。 65m
徐庄组泥质条带灰岩,含少量鲕粒灰岩。 80m
毛庄组紫色页岩夹泥质灰岩。 70m
下统
馒头组紫色页岩夹泥质灰岩。 50m
昌平组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 60m
————————平行不整合————————
新元古界青白口群
景儿峪组薄层泥灰岩,白云质灰岩,可见刀砍纹。 170m
长龙山组石英砂岩夹粉砂质页岩,局部夹含砾砂岩和砾岩。 120m
下马岭组黑色碳质、硅质页岩。未见底
青白口群
此处青白口群出露完好,包括下马岭组、长龙山组、景儿峪组,由于受后期构造运动的
影响,岩层变形强烈,但岩石变质较弱,基本未变质。
(QbX)
下下马岭组水平层理
下马岭组沿着下苇甸公路出露较好,主要为一套黑色的碳质、硅质页岩,发育水平层理。由此可知,当时此处处于一个还原环境,且水动力条件较弱,推测当时这里为泻湖,根据华北地台当时的沉积环境更可能为一个闭塞的海湾。下马岭组有很好的沉积旋回,以厚层的硅质页岩和薄层的碳质页岩构成单个旋回。我们所在的观察点刚好处于褶皱的转折端,变形较强,但是基本未变质。下马岭组中夹有薄层的沉积凝灰岩,对于年龄的确定有很大的意义。
印支期,受到岩浆活动的影响,有小型岩床顺层侵
入。此处未见下伏地层,与上覆长龙上组呈侵入接触关系。
(QbC)
长龙山组为一套青灰色中薄层砂岩,石英含量较高,中间夹有薄层底砾岩,为海侵体系的底部,代表了一次风化剥蚀。长龙山组内沉积旋回明显,由细砂岩、粉砂岩和泥页岩组成一次沉积旋回。此外,长龙山组内层理比较发育,有楔状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和潮汐层理。分析其沉积环境为滨海相沉积。长龙山组同样受到印支期岩浆活动
西山地质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