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学系实验报告
成绩: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接口(应用)
指导教师(签名):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二流水灯实验实验时间: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实验目的:
进一步熟悉keil仿真软件、proteus仿真软件的使用。了解并熟悉单片机I/O口和LED灯的电路结构,学会构建简单的流水灯电路。掌握C51中单片机I/O口的编程方法和使用I/O口进行输入输出的注意事项。
二实验环境:
软件:KEIL C51单片机仿真调试软件,proteus系列仿真调试软件
三实验原理:
51单片机具有的输入输出接口: P0、P1、P2、P3 4个8位双向I/O口。
I/0口端口功能:
P0口:P0口可以作为输入/输出口,低8位地址与数据线分时使用P0口。
P1口:P1口作为可编程的输入或输出口线。
P2口:P2口可作为输入口或输出口使用,输出高8位地址,与P0口一起组成16位地址总线,P2口一般只作为地址总线使用,而不作为I/O口线直接与外设想连接。
P3口:P3口为双功能口。
P1口的位结构
并行I/0口使用时应注意事项:
1。如果单片机内部有程序存贮器,不需要扩展外部存贮器和I/O接口,单片机的四个口均可作I/O口使用。
2。四个口在作输入口使用时,均应先对其写“1”,以避免误读。
3。P0口作I/O口使用时应外接10K的上拉电阻,其它口则可不必。
4。P2可某几根线作地址使用时,剩下的线不能作I/O口线使用。
5。P3口的某些口线作第二功能时,剩下的口线可以单独作I/O口线使用。
四实验内容、过程及结果分析:
用proteus或其他仿真软硬件设计流水灯电路,将仿真实验板上51单片机的P1口的8根线与实验板上的8位LED灯连接,I/O口的一根引脚控制一个LED灯。根据实验板上LED灯的硬件连接,编写程序使8个LED灯从最低位依次点亮,每次只亮一盏灯。依此循环。在此基础上编写程序使8个LED灯从两边向中间循环点亮。
1. 使用keil仿真软件编写程序和使用c51编写并进行调试。
新建工程创建HEX文件
选择CPU
用protues进行流水灯的仿真需要的元件有AT89C51、CAP、BUTTON、LED-BLUE、RES、CRYSTAL、
画出仿真图
Protues仿真界面
流水灯仿真图
程序1:
#include<>
void delay(int z)
{int i,j;
for(i=110;i>0;i--)
for(j=z;j>0;j--);
}
main()
{unsigned char i;
while(1)
{P0=0xfe;
delay(1000);
for(i=0;i<=7;i++)
{ P0=P0<<1;
P0=P0+0x01;
delay(1000);
}
}
}
程序2:
#includ
单片机流水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