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原始资料和依据
该公路处于 II 3 区,路线经过地区属于湿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海洋型和大陆型过渡的气候特征比较明显,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寒夏热。年内夏、秋季降水相对集中,易出现暴雨造成涝灾,其余季节降水偏少。
oC,以7、8月份最热, oC, oC, oC,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oC。历年最大积雪深度20cm,最大冻土深度33 cm,。,,以7~10月降雨相对较为集中。
区域内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8、9月份受台风影响区内空气湿度较高,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左右,最小相对湿度65%、最大相对湿度85%。
设计线路经过地段主要由第四系松散沉积层所组成。第四纪沉积层由全新(Q4a1)的低~高液限粘土夹中粗砂及上更新(Q3a1)的低~高液限粘土所组成。由于古河道多次变迁作用,地层厚度分布不均,堆积层厚度上部全新(Q4a1)一般在3~9m局部达10m,地层岩性主要为低~高液限粘土,其CBR为2%~10%;下部上更新统(Q3a1)沉积层厚度一般为10~40m,地层岩性主要为低~高液限粘土,呈中~高压缩性。
路线服务范围交通运输要求和经济技术调查资料
由于此路段处于江地势平缓,沿线以农业为主,该路段经过两条大渠和一条铁路,故该道路的修通对于完善苏北地区贸易交往,改善该地区的投资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另外修建该路所需的路基填料、石灰、碎石等集料在附近地区都非常丰富,并且都能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交通量资料
表1-1 交通量资料
车型
小汽车
黄河JN-150
跃进NJ-130
解CA-10B
太拖拉138
交通量(辆/日)
3500
900
1100
1800
600
设计依据
本设计AB段高速公路位于徐州市洞山地区,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进行设计,依据的有关规范、规程具体如下:
1) 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 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 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 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5) 部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6) 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7) 部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8) 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9) 部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10)《京福高速公路绕徐州城西段设计说明书》;
11) 拟建公路的设计原始资料;
12) 拟建公路所处地区的地区地形图。
路面结构层厚度设计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由于本路段无实测条件,故可按查表法预测土基回弹模量值。
1)确定临界高度
本路段土基设计为不利季节处于干燥状态,因为徐州地区为Ⅱ5区,由设计资料知该地区土质为粘性土,查《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
G D50-2006)~。
2)土的平均稠度
因本路段属于干燥类型,根据路基的临界高度,由《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1知路床表面以下80cm深度内平均稠度为Wc≥,本设计取Wc=。
3)确定土基回弹模量
据以上所述查表得该地区的土基回弹模量为E0=。为保证高填土路基的含水量, Mpa。
路面设计参数的确定
1)交通量组成
已知设计年限为20年,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r=8%,交通量组成见下表:
表4-3-1 交通量组成
车类
小汽车
跃进
NJ-130
解放
CA-10B
黄河
JN-150
太脱拉
138
交通量(辆/日)
3500
1100
1800
900
600
2)标准轴载及轴载换算和当量轴次计算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荷载,标准轴载计算参数如下:
表4-3-2 标准轴载计算参数
标准轴载
BZZ-100
标准轴载
BZZ-100
标准轴载P(KN)
100
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cm)
轮胎接地压强P(MPa)
两轮中心距(cm)
3)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沥青路面结构层计算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