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劳动环境与劳动保护统计
第一节劳动环境与劳动保护统计的意义
第二节劳动环境统计
第三节劳动保护措施统计
第四节工伤事故统计
第五节职业病统计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劳动环境与劳动保护统计的意义、任务及劳动环境与劳动保护统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劳动环境与劳动保护措施统计分类及工伤事故统计、职业病统计等基本内容,掌握劳动环境评价指标、劳动保护措施统计指标、工伤事故分类指标。
第一节劳动环境与劳动保护统计的意义
(一)劳动环境与劳动保护的重要性
(二)我国劳动保护工作的组织管理
(三)劳动环境与劳动保护统计的任务
第二节劳动环境统计
(一)劳动环境的意义
劳动环境是保证劳动或生产过程正常运转的必要物质手段和基础。劳动环境的各种因素有:
(1)生产过程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2)劳动过程因素:劳动组织制度、工艺流程、作业安排和劳动强度;个体器官或系统的紧张程度;使用的劳动工具和体位状况等。
(3)生产环境因素:生产场所设计;卫生技术设备;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等。
(二)社会劳动环境的分析
(1)社会文明程度
(2)城乡绿化情况
(3)大气、水质和土壤的治理程度
(三)劳动环境的分析和评价
评价指标:
(一)厂区绿化状况的评估:反映厂区绿化情况,可采用植树植花覆盖率指标来表示。
(二)车间空气有害物质浓度的分析:车间空气的质量控制,以单位体积内的含量浓度为依据。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如果实际低于国家标准,则是企业重视维护优良劳动环境的结果。
它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含尘浓度的测定、超标倍数、超标率;指标值越大,则车间有害空气越糟糕;
(三)车间生产设备的完好状况分析:车间生产设备处于技术完好状态,是为劳动者的作业提供安全保障的物质基础,提高设备的完好率,是改善劳动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其计算方法为:
(四)防护设施的达标分析:
反映达标情况的计算方法是:
(五)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情况分析:为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企业应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发放职工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反映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情况的指标是计算发放率和使用率。
第三节劳动保护措施统计
(一)劳动保护措施的意义
劳动保护是为保障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管理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的一整套综合性措施。
(二)劳动保护措施项目的核算
劳动保护措施分为:
安全技术措施;
工业卫生技术措施;
辅助房屋及设施;
宣传教育;
第04章 劳动环境与劳动保护统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