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市第六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
满洲里市第六学校于2013年10月由原第六中学和南区二校整合之后正式成立。成立后,学校全面分析原六中和南区二小的现状,着眼于未来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根据学校现实,坚持传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制定形成《满洲里市第六学校第一期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与展望:继承创新,谋求发展。
满洲里市第六学校由原来的第六中学和南区二小合并而成,学校地处南区五道街与立交桥路交叉点东北方位,属于我市学校布局中较偏僻地段。学校占地面积20618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拥有200米6跑道的塑胶运动场以及建筑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体育馆;校园中间为教学区,拥有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东西两幢教学楼和校园北侧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实验楼;学校教学设施正在逐渐完备,2个计算机教室、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等实验室、仪器室正在施工当中,乡村学校少年宫正在筹划之中,即将安装覆盖全校园的安全监控系统和校园局域网及信息化办公平台。学校于2013年12月中旬进行了班级整合,现有19个教学班,近700名学生,其中初中生486名,小学生211名
;在职教职员工121人,学历全部合格率100%。在原工作单位已经获得市级以上名师、学科带头人、各级教学能手共8人次。
两所学校合并前都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我们要传承厚道朴实的优良传统,这也是对学校文化的尊重,是对历史血脉的传承,这些都是第六学校前进发展的根基。合校后,教育教学硬件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但是教师的教育自觉性和教育能力水平、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和家庭教育的良莠不齐、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高等现实问题非常明显地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也在认真思索:新的学校该怎样持续发展?全新的切入点在哪里?学校文化的基调是什么?教师如何走向教育自觉并在专业素养上得到明显提升?学校要培养习惯好、素质高的学生要需要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才能最有效?这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为了有效实施第六学校第一期三年发展规划,为了找到实现学校目标的切入点和生长点,学校将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研究,计划开展“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一体化实践研究”,把学校九个年级分成若干学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扩大教育途径,构建整体优化的育人系统,探索体现一贯制的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根据“教育一体化”的要求、青少年的特征和年级、班级特征,设立三个年级部(一二三年级为低段年级部、四五六年级为中段年级部、七八九年级为高段年级部),确定分阶段目标,体现育人的整体性与目标的阶段性,突出教育的结果性和实施过程的连续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与认知规律来构建学校的育人规划,让孩子们在九年义务教育
中,系统、完整地接受一体化教育,使我们的教育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服务。
二、办学思想体系
第六学校成立伊始,学校领导集体即初步确定学校的基本发展思路,即建构以学生快乐、成功、幸福成长为目标的“阳光育人、幸福人生”为核心理念的学校文化,确定“办好第六学校,造福南区百姓”的办学宗旨,逐渐形成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征和现代特点的“厚德尚学、务实创新”学校精神。从发展的角度审慎对待学校的前途命运,以思为源、以行为基,逐渐形成实践中反思、反思中创新、创新中发展的前进模式,踏实搞教学、潜心做教育,把育人标准和学校发展愿景作为始终追求的主题,做细做实各项工作。突出“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好习惯养成教育、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初步形成个性化、特长化、多元化发展的教育格局;落实“以师兴校”,集中精力开展教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专业化建设,搭建平台打造学习型和研究型教师;专注“以标准立校”,构建适合学校可持续发展、教师专业化成长、学生好习惯养成的学校文化,提升学校管理层次,向实现优良育人质量、优秀师资队伍、标准化一流学校的目标迈进。
办学理念:阳光育人,幸福人生。
办学宗旨:关注每一名学生,提升每一位教师,办好第六学校,造福南区百姓;阳光育人,多彩世界,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将学校建设成立德树人的净土、教学相长的乐土、幸福成长的沃土。
发展主题:特色立校,标准强校,文化兴校。
发展思路:加强学校文化内涵建设,创办优质特色学校。
发展策略:以课程多元化建设为动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多元发展。”
学校精神:厚德尚学务实创新
精神构铸:校风:厚德、强智、广博、创新
教风:敬业、爱生、严教、善导
学风:乐学、会学、勤学、博学
校训:明礼、笃学、求实、创新
形象塑造:校:以人为本、民主和谐、务实创新、开放发展。
师:身正学高、敬业爱生、治教严谨、实践创新。
生:知书明理、上善若水、生动活泼、多元发展。
三
满洲里市第六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定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