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
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那么,
新陈代谢究竟是指什么呢?
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
叶绿体:CO2+H2O (CH2O) +O2
光能
酶
线粒体: C6H12O6+6H2O+O2 6CO2+12H2O+能量
氧气
酶
核糖体: 氨基酸多肽
酶
缩合脱水
就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新陈代谢
一、酶的发现:
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提取胃液中消化蛋白质的物质----胃蛋白酶.
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结晶,,科学家相继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指出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金属笼肉块”实验推断胃液中一定含有消化肉块的物质----说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催化作用.
酶(Enzyme)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
酶是生物催化剂,与化学上的催化剂催化效率相同吗?
相同点:都能催化化学反应,都能提高反应的速度,缩短反应时间,但是,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点
演示实验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H2O2)在 Fe3+的催化下,可分解成H2O和O2,动物新鲜肝脏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也能催化这个反应。据测算,每滴氯化铁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
H2O2 H2O+O2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过氧化氢酶
Fe3+
序号
项目
试管
1
2
1
H2O2溶液
5mL
5mL
2
肝脏研磨液
2滴
/
3
FeCl3溶液
/
2滴
4
结果现象
燃烧猛烈
微弱燃烧
H2O2 H2O+O2
过氧化氢酶
Fe3+
?
1、酶具有高效性
?如果只用试管1能否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实验设计原则:①对照原则
,如果两试管的温度也不同,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吗?
②单一变量原则
加入物质(毫升)
试管1
试管2
1%的淀粉溶液
4
——
2%的蔗糖溶液
——
①
稀释唾液
②
1
温度
37℃
37℃
斐林试剂
2
2
沸水浴(分钟)
2
2
下表是验证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形成麦芽糖的专一性的实验设计。请回答
(1)写出表中①—④的剂量值: ①----------- ②---- ----
(2)写出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1--------- 2----------
(3)各试管为什么必须置于37 ℃环境中?
1
4
砖红色
无
新陈代谢与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