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细则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结合新课程实施的目标要求,对原来制定的教学常规实施细则进行重新修订和补充。
一、认真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每位教师都要十分重视备课工作。凡是执教的学科都需要按教导处规定的要求备课。具体要求如下:
★目标重心应定位于学生的发展,要针对学生特点和实际,确定具体、适度的要求。
★要突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作用,体现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有机整合。
目标的陈述要做到具体、有条理,要按照“三维目标”的顺序写。
除学习目标以外,教案中还应该有课时重点、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准
备的等。
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应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组合和使用包括教科书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组织下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探索的过程。
★要求见习教师备详案,且用笔书写。其他教师可以使用电脑备课,如果独立备课的,写上备课人姓名,并注明自备。如果借鉴别人的教案,必须在教学过程旁边注上你的旁批,旁批的内容可以是背景介绍、作者介绍、词语和句子的注释,还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或者采用什么教学方法策略等等。
4、教学方式及方法的应用
教学中应围绕教学目标,寻求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重视学生操作实践活动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的设计。
电子备课可以在组长的统一步骤下,组内教师分单元备课。坚持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集体备课的制度。备课的课时量应该超前2周。
每节课结束以后,教师一定会有许多感想,或成功、或失败,反思的内容,主要是对教学过程与结果的再思考。要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更要反思自己的思维,记下教后的感悟、迷惑,教学的高潮和教学中即时的改进方法;要总结经验,有总结才会有提高。反思随着进度,教到哪里写到哪里。
二、认真上课
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上课的常规有:
,专课专用,按课表上课。克服随意性,把握好教学进度(不过快或过慢)。
,体现“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学会”转变为“会学”。
,要充分利用每节课的最佳时间。语、数、英语课一般在30分钟内完成主要教学任务,学生集中练习不少于5分钟。
,使用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教师必须做到:
(1)预备铃响准备进教室,教师上课要带齐教材、教案及所需教具、仪器进教室。体育老师或到专用教室上课的老师,必须提前到班级带领学生整队,进入上课地点。
(2)有两操(眼保健操和室内操)的课,教师应在播放音乐前进教室,不得在结束后进教室,并且要指导学生做好两操,保证动作到位。
(3)老师上课要不迟到、不早退,准时下课不拖堂
教学常规细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