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的预防控制
背景
1、《中国慢病防控规划(2012-2015年)》
2、《201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3、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4、肿瘤登记工作开展以及鼻咽癌、肝癌早诊早治项目实施。
一、主要内容
1、肥胖
2、血脂异常
3、高血压
4、糖尿病
5、心脑血管疾病
6、脑卒中
7、通风
8、骨质疏松
9、肿瘤
二、肥胖的预防控制
1、肥胖分类
(1)单纯性肥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常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I型糖尿病。
(2)继发性肥胖:某些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功能减退,下丘脑-垂体炎症,肿瘤)。
二、肥胖的预防控制
2、评价肥胖病的常用指标
(1)、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kg/m2)国内标准:~ 正常,≥24超重, ≥28肥胖
(2)腰围(WC)
(3)腰臀比(WHR)
(4)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20% 为肥胖
二、肥胖的预防控制
(2)积极运动。
(3)进行自我监测:经常测量体重、腰围。
(4)孕妇在妊娠后期要适当减少摄入脂肪类食物防止胎儿体重增加过重,坚持母乳喂养和合理营养预防妇女产后肥胖。
(5)老年人应防止体重继续增长,而非过分强调减重。
(6)父母肥胖者应定期监测儿童体重以免儿童发生肥胖,家长要克服“肥胖是喂养得法越胖越健康”的旧观念。
三、血脂异常的预防控制
1、血脂异常定义:血清中总胆固醇(TC)水平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甘油三酯(TG)水平过高。
2、血脂异常高危人群
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三、血脂异常的预防控制
3、血脂异常预防
(1) *少吃脂肪含量较高的动物性食品。
*少吃油炸类食品。
*少吃植物奶油糕点以及其他甜食(如冰激淋,雪糕等)。
*选择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食物:适当增加大豆类食品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的摄入。
三、血脂异常的预防控制
3、血脂异常预防
*做菜时,尽量使用植物油,不使用棕榈油、猪油、黄油、奶油等。
*选择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食物: 适当增加大豆类食品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的摄入。
(2)保持能量摄入,并增加运动,防治超重和肥胖。
(3)戒烟限酒
慢性病的预防控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