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肺胀诊疗指南
病因病机
2
诊断
3
辨证施治与预防调护
4
1
一概念
概念: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肺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气促,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严重者可出现神昏、痉厥、出血、喘脱等危重证候
咳、痰、喘、胀、闷、悸、肿、暗
慢性肺系疾病
肺脾肾三脏虚损
肺气壅滞,胸膺胀满不能敛降
咳、痰、喘、胀、闷、悸、肿、暗
昏迷、喘脱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矽肺
重度陈旧性肺结核
肺气肿肺心病
慢阻肺
基本病机
本病多因久病肺虚,痰浊潴留,复感外邪,诱使病情反复发作或加剧。病变首先在肺,继则累积脾肾,后期及心。病性多属本虚标实,多由气虚、气阴两虚,发展为阳虚,在疾病过程中可形成痰浊、水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病久因邪盛正虚,可发生痰迷心窍、气不摄血、正虚喘脱等危象。
二病因病机
病位
首先在肺,继则累及脾、肾,后期及心。
外邪犯肺
肺虚久病
肺气胀满
不能敛降
首先
在肺
子盗母气
脾失健运
肺脾两虚
由肺
及脾
肺胀
金不生水
肺不主气
肾不纳气
由肺
及肾
心脉不能上通于肺
肺虚治节失职
由肺
及心
病性
本病属本虚标实之候。本虚为肺脾肾三脏功能的亏虚。标实为存在许多病理因素。肺胀的病理因素主要为外邪、痰浊、水饮、气滞与血瘀互为影响,兼见同病。本虚与标实之间常相互影响。
在病变的不同时期,病理产物的表现各有特点,一般而言,初期以痰浊为主,继则痰瘀并见,后期则痰浊、水饮与血瘀互为影响。
病势
病变及脾,脾运不健,可见纳差,脘腹胀满;脾不统血,可见吐血、便血。
2. 病及于肾,肾主水,肾阳衰微,则气不化水,水邪泛溢则浮肿,上凌心肺则喘咳心悸。
3. 肺与心脉相通,肺气辅佐心脏运行血脉,肺虚治节失职,则血行涩滞,循环不利,血瘀肺脉,加之肺气虚,血滞气郁,由肺及心,临床可见心悸、紫绀、水肿、舌质暗紫等症。
心阳根于命门真火,肾阳不振,进一步导致心肾阳衰,可呈现喘脱危候。
痰浊或痰热内扰,蒙蔽心窍,心神失主,则意识朦胧、嗜睡甚至昏迷。
痰热内闭,热邪耗灼营阴,肝肾阴虚,阴虚火旺,肝火挟痰上扰,气逆痰升,肝风内动则发生肢颤、抽搐。
7. 痰热、肝火迫血妄行,则动血而致出血。
肺胀诊疗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