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活动方案
零食的健康吃法
方案名称:
零食的健康吃法
方案背景:
1、吃零食在少年儿童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饮食行为,零食已成为少年儿童膳食构成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多数成年人聊天、看电视、休闲时也离不开零食。人们一般都认为吃零食是一种坏习惯,实际上,吃零食有利有弊。零食到底能不能吃,零食该怎么吃?
2、健康养生是现代人的追求方向。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研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此来提高生活质量,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使科技活动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从而突出科技活动的实效性。
3、引导学生研究零食的健康吃法,并通过他们宣传给家长、社区,使学校、家长、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指导教育人们在不影响正餐的前提下合理选择、适时适度适量消费促进健康的零食,促进身体良好发展。这是此项科技活动的重要意义。
活动对象: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280人)
活动对象分析:
构建科技教育活动目标,必须遵循少年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这一阶段的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进入了青春初期,思维的主要方式开始从形象思维为主发展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并重;自我意识发展迅速,自我控制与评价能力日趋成熟;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已经能够认识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与作用,形成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目的:
一、培养学生
1、通过活动的开展,在重视事实知识教育的同时,逐步增强科学理论与观念的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能力的训练,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体现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指导思想。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直接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培养他们具备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最基本的科学探索方法,为终身学习与不断创新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从选题、设计活动方案、活动目标等方面都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确立科技服务社会的观念,培养学生科学的生活态度。
二、服务社会
1、此项活动突出体现了学生科技活动服务于社会生活的原则。通过学生了解、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生活的科技含量。
2、培养大众生活中的科学态度,通过学生科技活动成果的推广,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的态度,关心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3、推广零食的健康吃法,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指导教育人们在不影响正餐的前提下合理选择、适时适度适量消费促进健康的零食,促进身体良好发展。
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采用社会调查、知识学习、社会实践与学习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团队、科技小组、个人等形式展开活动。
活动准备:
1、人力资源:确定组织人员及活动对象。
2、物质资源:与零食相关的物质资料。
3、相关资料:主要从互联网上收集并向卫生及科技部门专家请教。
活动过程及时间安排:
1、活动预备会(3月)
2、教师、学生及相关骨干人员培训(3月)
3、活动启动仪式(3月)
4、社会调查,提出问题。(3月)
(1)根据掌握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积累,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设计调查问卷,了解目前零食食用习惯。
(2)根据调查结果,分析零食食用习惯中好的经验和一些误区。
5、学习知识,整理信息。(4月)
(1)教师主导性学习:开设零食与健康知识讲座,向学生普及食用零食的益处与危害,提出如何健康食用零食这一研究主题。
(2)学生自主性学习:学生利用网站和书籍,进行活动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不断补充活动中所需的相关知识。
6、提出课题,深入研究。(5月)
根据所学知识和社会调查结果提出健康食用零食的应用方案,以小课题的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同学们可自拟课题,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设立研究课题:
(1)什么是零食。
(2)吃零食的好处。
(3)吃零食的危害。
(4)吃零食误区的分析与对策。
(5)零食的健康吃法。
7、初步总结,进行论证。(6月)
(1)学生以研究小组为单位,进行小课题总结。
(2)召开课题研讨会,专家与学生一起论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
8、总结成果,进行推广。(7月)
(1)在校园内举办展览会,让同学们在校园内展示研究成果,同时也是成果交流和推广预备会。
(2)将可行性成果进行综合整理,推出宣传手册与宣传网站。
(3)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将同学们的可行性成果进行大力推广,在同学家中、在社区实践中,倡导健康食用零食,让人们体验科技活动对生活的帮助。
9、活动效果的检测。(9月)
(1)通过活动效果检测,了解此项活动的社会实效性,并不断充实活动内容。
(2)活动效果检测的过程也是再一次加深此次活动在人们心中印象的过程,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创新之处:
以生活中的普通事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调查
科技教育活动方案零食的健康吃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