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现代文专题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
选材范围
常常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如政治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文艺学、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
主要指研究自然科学的文章,如天文学、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文章。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
(1)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什么?
考纲说明
1、对词语的理解
2、对句意的把握
3、对内容要点的提炼
4、根据内容合理推断
考试题型
考点可以简单地这样记:
理解、筛选、推断
坚持一种信念:答案就在原文中。
坚持“六字方针”
读(题干选肢)
找(文中信息)
比(选肢和信息)
漏
衍
换
怎样读?
选择题干扰项设置方法
整体与部分(以偏概全)
已然与未然(混淆条件)
前期与后期(混淆时间)
主要和次要(主次颠倒)
选择与兼备
原因与结果(因果混乱)
言此与言彼(张冠李戴)
肯定与否定
客观与夸大(歪曲事实)
有据与凭空(无中生有)
相似与相关(偷换概念)
比对原文
【对应文段】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试题】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
命题陷阱之一:部分与整体(以偏概全)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数量范围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对与其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
【对应文段】胚胎干细胞另一个研究重点是用于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再将这些胰腺组织移植到体内,以根治糖尿病。去年西班牙的研究者就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小白鼠的干细胞中,使之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再将这些干细胞植入患糖尿病的小白鼠胰腺中,结果小白鼠的糖尿病症状消失了。胚胎干细胞还有多种可能的用途。不过,医学界的美梦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变成现实。
【试题】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把胰岛素基因转入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
命题陷阱之二:已然与未然(混淆条件)
“已然”是事物已经产生的情况,“未然”是事物即将出现的情况。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故意将“即将出现的情况”表述或推断为“已经产生的情况”。
【对应文段】因为水由氢和氧原子构成,氢原子核能够起到类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在身体暴露于一个强磁场,无线电波的脉冲传递到位后,原子核的能量便开始改变。在脉冲之后,原子核返回先前的状态,一个共振波便发射出来。这样,原子核振荡的微小变化就可以探测出来。
【试题】下列对“氢原子核能够起到类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体内氢原子核便会产生微小振荡,发射出共振波。 ,体内氢原子核能够通过磁共振图像反映出人体疾病的水分变化。
命题陷阱之三:先期与后期(混淆时间)
命题者在事物、现象产生、出现的时间上设置干扰,他们有时将先期表述为后期,有时将后期表述为先期,有时将先期或后期表述为“先期和后期”。
2015科普类阅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