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理学教学大纲
法学院理论法学系法理教研室制定
二00五年八月
编写说明
法理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必修课。法理学是研究法和各种法现象的最一般、最普遍适用的概念、范畴、原理、原则、规律、方法等的法学基础理论学科,对法学其他各分支学科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法理学作为高等院校法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着重阐述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包括法的概念、法的历史、法的作用与价值、法治、法的制定与实施等,使学生掌握和运用法的基本理论知识,为我国的法制建设服务。
本大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正确的科学方法论,力图安排法理学的基本结构体系,准确地概括法理学的基本内容,期望能较好地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反映法理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
2、结构科学合理、内容方面新颖性与基础性相结合,尽可能反映法理学的基本观点与最新研究成果;
3、将法与法治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中国的法制实践相结合;
4、尽可能总结、概括建国以来我国法理学研究与法制建设的成就、不足和问题,同时也要吸收、借鉴国外法理学研究中的最新成果,为我国立法、执法和司法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根据以上设想,大纲分为四部分共十五章:第一部分为法学与法的原理;第二部分着重阐述法制运行的原理,包括法的制定与法的实施中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第三部分着重阐述法治的基本原理、法的作用与价值;第四部分着重阐述法与社会现象关系的若干理论问题。
本大纲由周其明编写,张正平、张德淼审定。
课程概况
一、课程名称:法理学 Jurisprudence
二、课程编号:04016030
三、学时与学分:68学时,4学分
四、考核方式:考试
五、先修课程:无
六、适用专业:法学
七、课程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法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
2、使学生具有分析与判断法学观点与法律现象的基本能力;
3、使学生掌握进一步研究法理学问题的基本理论知识。
教学课时分配表
章次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备注
讲授时数
讨论时数
1
法学和法理学
4
2
法
6
2
3
法的历史发展
4
4
法的渊源与分类
4
5
法的效力
2
6
法律体系
4
7
法律关系
4
2
8
法律责任
4
9
法的制定
4
期中
10
法律解释
2
11
法的实施与实现
4
2
12
法律监督
2
13
法的作用与价值
4
14
法治
4
2
15
法与社会
法与政治(一)
2
法与道德(二)
2
法与经济(三)
2
法与人权(四)
2
合计
60
8
目录
第一章法学和法理学 (1)
第一节法学
一、法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其历史使命
二、法学体系
第二节法理学
一、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二、法理学的历史发展
三、学习法理学应有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第二章法 (2)
第一节法的基本含义
一、法的词义
二、法与法律
第二节法的一般特征
一、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二、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三、法主要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四、法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第三节法的本质属性
一、法的本质与法的现象的关系
二、关于法本质的几种代表性学说
三、当代中国应确立的法本质观
第四节法的构成要素
一、法的要素的含义
二、西方法学关于法的要素的学说
三、我国学者关于法的要素的分析
第三章法的历史发展 (4)
第一节法的起源
一、原始人的社会规范
二、法律产生的标志
三、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
四、法律与氏族习惯的区别
第二节法的发展
一、法的历史类型
二、法的继承和法的移植
三、法的稳定性和变动性
第三节法系
一、法系的概念
二、大陆法系
三、英美法系
四、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比较
第四章法的渊源和分类 (6)
第一节法的渊源
一、法的渊源概述
二、法的渊源的表现
三、当代中国法的渊源
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第二节法的分类
一、法的分类的含义及其意义
二、法的一般分类
三、法的特殊分类
第五章法律效力 (7)
第一节法律效力概述
一、法律效力的含义
二、法律效力的表现
三、法律效力的本源
第二节法律效力的范围
一、法律的对人效力
二、法律的空间效力
三、法律的时间效力
四、法律的对事效力
第三节法律的效力冲突和处理原则
一、法律效力冲突的表现
二、法律效力冲突的处理原则
第六章法律体系 (8)
第一节法律体系概述
一、法律体系的含义
二、法律体系的历史发展
(周其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