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1
1、总则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屋面工程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屋面工程质量的验收。
屋面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以及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本规范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配套使用。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3、基本规定
屋面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按不同屋面防水等级进行设防。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的有关规定。
施工单位应取得建筑防水和保温工程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作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
屋面工程施工前应通过图纸会审,施工单位应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施工单位应编制屋面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经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审查确认后执行。
3
对屋面工程采用的新技术、应按有关规定经过科技成果鉴定、评估或新产品、新技术鉴定。施工单位应对新的或首次采用的新技术进行工艺评价,并应制定相应技术质量标准。
屋面工程所采用的防水、保温隔热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产品质量应由经过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资质认可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其计量认证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4
防水、保温材料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设计要求对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查,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确认,纳入工程技术档案;
2、应对材料的品种、规格、包装、外观和尺寸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确认,形成相应验收记录;
3、防水、保温材料进场检验项目及材料标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和附录B的规定。材料进场检验应执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并应提出进场检验报告。
4、进场检验报告的全部项目指标均达到技术标准规定应为合格;不合格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不得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5
屋面工程各构造层的组成材料,应分别与相邻层次的材料相容。
屋面工程施工时,应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检、交接检和专职人员检查的“三检”制度,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每道工序完成,应经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说明:屋面工程各道工序之间,常常因上道工序存在的问题未解决,而被下道工序所覆盖,给屋面防水留下质量隐患。因此,必须加强按工序、层次进行检查验收,即在操作人员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工序间的交接检和专职质量人员的检查,检查结果应有完整的记录,然后经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以达到消除质量隐患的目的。
6
当进行下道工序或相邻工程施工时,应对屋面已完成的部分应采取保护措施。伸出屋面的管道、设备或预埋件等,应在保温层和防水层施工前安设完毕。屋面防水层完工后,不得在其上凿孔打洞或重物冲击。
屋面防水工程完工后,应进行观感质量检查和雨后观察或淋水、蓄水试验,不得有渗漏和积水现象。
说明:屋面工程必须做到无渗漏,才能保证使用的要求。无论是防水层的本身还是屋面细部构造,通过外观检验只能看到表面的特征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肉眼不能判断是否会渗漏。只有经过雨后或持续淋水2h后,使屋面处于工作状态下经受实际考验,才能观察出屋面工程是否有渗漏。有可能作蓄水检验的屋面,还规定其蓄水时间不应小于24h。
7
屋面工程各子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的划分,。
分部工程
子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屋面工程
基层与保护
找坡层,找平层,隔汽层,隔离层,保护层
保温与隔热
板状材料保温层,纤维材料保温层,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层,现浇泡沫混凝土保温层,种植隔热层,架空隔热层,蓄水隔热层
防水于密封
卷材防水层,涂膜防水层,复合防水层,接缝密封防水
瓦面于板面
烧结瓦和混凝土瓦铺装,沥青瓦铺装,金属板铺装,玻璃采光顶铺装
细部构造
檐口,檐沟和天沟,女儿墙和山墙,水落口,变形缝,伸出屋面管道,屋面出入口,反梁过水孔,设施基座,屋脊,屋顶窗
8
屋面工程各分项工程宜按屋面面积每500m2-1000m2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m2应按一个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