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七大手法——柏拉图
柏拉图
(Pareto Diagrm)
柏拉图法则就是由少数人控制大部分财富的现象, 这是由1897年,
对财富分配深入分析得出——社会上少数人(20%的人群)却占有(支配)大部分的社会财富
(80%的财富)。可理解为“多数中的少数,而这个少数却起关键作用”。
首次运用于物料库存管理,以减少资金积压。定名为“”。即:
A类,少数重要项目,但占用资金金额很大。用“单项消耗物料 X 总量 X 单价”,依次计算,
找出重要的少数项。此物料金额高,应加强申购﹑进料﹑库存管理﹑领用及使用追踪工作。
B类﹑C类,也可用三段话上述方法计算归类,此类产品成本低,可用安全存量方法来管理。
“”也是“重点管理”法的一种。它不仅适应物料管理,也适合日常管理。
做法是将日常管理活动予以统计﹑整理﹑分析,然后抓住重点进行改进。重点管理也叫80/20法则。
作为<柏拉图曲线>,在第四版时,虽曾修正承认误用,但因其影响力非常大,柏拉图曲线仍是大家
所常谈、常使用的名称。
由品管图之创始人石川声博士介绍用到品管圈活动中,亦属品管七大手法之一。
品管七大手法——柏拉图
柏拉图的定义
1)根据所搜集之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位置不同区分标准,以寻求占最大比率之原因、状况或位置的一种图形。
2)从柏拉图可看出那一项目有问题,其影响程度如何,以判断问题的?结点,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ABC图。(所谓ABC分析的重点是强调对于一切事务,应<依价值之大小而付出不同努力>,以获得效果,亦即柏拉图分析前面2~3项重要项目之控制)
柏拉图的作法
1)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
其分类有:
(a)结果的分类:不良项目别、场所别、工程别。
(b)原因的分类:材料别、机械别、设备别、作业者别。
一般是想从结果之分类,洞悉问题点所在,进一步为了采取对策,再依原因别画制柏拉图。
2)决定收集数据之期间,并按上项分类,在期间内收据数据。
3)按发生次数顺序,将项目及次数记入不良分析表。
4)按分类项目,统计数据作统计表。
<例>
不良项目
不良次数
不良率%
累计不良率%
影响度%
累计影响度%
A
18
B
13
C
8
D
4
其它
5
100
合计
48
——
100
——
品管七大手法——柏拉图
总检查数:150
不良率%=各项不良数/总检查数 X 100,影响度%=各项不良数/总不良数 X 100
(a)各项目按出现数据之大小,顺序排列,并求其累计次数。
(b)求各项目的数据及累计数的影响。
(c)其它项排在最后,其它项若太大时,要检讨是否尚有其它重要要因需提出。
(5)于图表用纸记入纵轴及横轴。纵轴左侧直线代表不良次数、不良率或损失金额,右侧直线代表累
计影响度;横轴代表项目。横轴不宜长于纵轴,否则应调整其等分间隔。
品管七大手法——柏拉图
0
6
12
18
24
30
A
B
C
D
其他
项目别
不
良
率
累计影响度
(6)点上累计不良次数
(或累计不良率)及累计
影响度,并以折线连接则
得柏拉图
(7)记入数据收集的期间、记录者、绘图者及总检查数、总不良数-------等于图之空白处。
品管七大手法——柏拉图
拉图作法之注意事项
(1)横轴是按项目别,依大小顺序由高而低排列下来,(其它)项排在最末位。
(2)次数少的项目太多时,可考虑将后几项归纳成(其它)项。所谓(其它)项并非一定分配最少者,往往会大于其前面几项,但不应大于柏拉图最大的前面几项。有时,改变层别或分类的方法,亦可使项目减少。项目别包括其它项在内,不要超过4~6项。
(3)纵轴之左侧数量以金额表示,如此就降低成本、追求利润之企业目标而言,更具意义。通常用于表示发生之不良次数、缺点数、XX发生次数不良率、单位缺点数------等。
(4)柏拉图之柱形图横轴距离要相同。纵轴与横轴比例为3:2。
(5)分度线最高尺度应包含总数,且所表示之间隔应一致。
(6)改善前后之比较时:
改善后横轴项目别依照出现大小顺序由高而低排列下来。
前后比较基准一致,可度应相同。
各项目别以色别来区分更易比较。
(7)柏拉图中,连纵各项目与结轴对应点之线虽各为(柏拉曲线)。但因各项目数据分配非属连续分
品管七大手法之柏拉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