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及操作前谈话
淮南东方医院集团凤凰院
钱志刚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句话,至今令我记忆犹新。它是当前医疗环境的生动表述。
医生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职业,他们在应用医学手段与疾病的战斗中并不是战无不胜的将军,很多时候也难免失败。随着社会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自我保护及法律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疗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医患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对临床医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我们心中会留下阴影。在医疗过程中,特别是手术,风险不断加大。为了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改善医患关系,更好让患者接受治疗,完善的术前谈话是一种有效手段。完善的术前及有创操作前谈话在使患者得到健康的同时,也使医生得到了理解与尊重。
在大多数患者或其家属眼里,一听到手术签字就是在签生死状,我们相当一部分医疗人员认为它是一个护身符;当你拿出事先拟好的手术协议书时,上面大多是写着手术的风险、并发症,小到致残,大到致死,面面俱到,条文式的表述,大多让患方认为是医院负责的证据,但也有认为是医院推辞责任的方法。医患背道而驰的理解加深了双方的不信认,增加了治疗过程中的不和谐,良好的术前谈话可使医患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如何更好地进行手术前谈话,已成为每一个临床医生必须研究的课题。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手术医生面临的不仅仅是生物医学的疾病,而是现代社会生物医学的患者。人具有社会性,客观上要求手术医生在术前谈话前,不仅仅是与病体的简单接触,而是接触具有社会性人的群体。因此,要达到术前谈话的目的,不仅要掌握适当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还要掌握高超的谈话技巧和艺术,这和手术水平一样重要,也是一门科学问题。为此,一个优秀的手术医生,不仅要会做好手术,同时更应该重视术前谈话技巧和艺术。我浅谈一下我对术前谈话的体会。
手术前谈话的目的
手术前谈话意义
手术前谈话内容与方法
手术前谈话注意事项
术前谈话的意义
术前谈话是医生在手术之前将患者的病情、将实施的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和预后情况等内容向患者及家属或相关人、单位负责人等客观地进行告知,并对被告知人的有关咨询问题予以解答,以便得到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对将要进行的手术治疗达成统一意见。术前谈话是与患者及家属取得良好沟通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预防医疗纠纷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对患者知情权尊重的体现。
术前谈话八大内容
术前谈话内容一般包括:
手术前的谈话方法(医者仁心的精神-精湛的技术-宽阔的视野)
要掌握好谈话的技巧和艺术,不能简单理解为光用嘴说,实际上我们在平时医疗过程中的一言一行患者都在观察着和感受着。我们认为要真正掌握术前谈话的技巧和艺术,首先要本着吴阶平院士名言:“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一切”;其次要全面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和最新进展;同时还要了解不同患者及其家属的知识文化背景的差异。
手术前的谈话方法(谈话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把手术协议书中的内容让病人或其家属理解、接受,应作好谈话前的充分准备。详细掌握病情的发生、发展、变化、治疗过程及疗效,目前应该进行的治疗,各项检查结果、手术方式、手术进行的日期;病人治疗的预期效果;了解病人的经济情况,医疗费用的大体花费;患方参加谈话的人员的文化程度、心理承受能力、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手术效果的期望值;完整的病历表述、影像分析、化验单,可能的一些医学幻灯。
周到的准备,使我们能有的放矢,收发自如,既让病人知道我们准备的那样充分,又是那样关心他们,利于术前谈话的进行。
手术前谈话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