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五章 惩罚.ppt


文档分类: | 页数:约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
2015年秋
第五章强化
第1节惩罚与惩罚物
第2节正惩罚
第3节负惩罚
思考
什么是正惩罚和惩罚物?
如何正确选择惩罚物?
在儿童治疗中该如何具体运用正惩罚?
在儿童治疗中该如何具体运用隔离?
在儿童治疗中该如何具体运用反应代价?
惩罚的副作用有哪些?
第一节惩罚与惩罚物
正惩罚与负惩罚
刺激的出现或刺激强度的增加,导致行为发生概率的下降就是正惩罚。
{ 给脸色,警告,批评,呵斥,罚劳动,体罚}
刺激的消除或刺激强度的降低,导致行为发生概率的下降就是负惩罚。
{ 隔离,反应代价}
刺激出现或增加
刺激消除或减弱
厌恶刺激
正惩罚(行为减弱)
负强化(行为增加)
愉快刺激
正强化(行为增加)
负惩罚(行为减弱)
强化与惩罚分类辨析
体罚后会有不愉快刺激,应尽量避免使用。
斥责
斥责是指否定性的言语、姿势和表情、包括谴责行的瞪眼、不赞同的表情、生气的脸色、批评、警告、呵斥等等。“骂”,斥责往往预示着接下来的惩罚,并且本身是一种厌恶刺激。
有效呵斥的基本原则
具体指出所要斥责的行为及被斥责的理由,并指出可供选择的良好行为。
斥责要简洁明了,语气坚定。
斥责时要保持冷静,避免发牢骚。
将口头谴责与否定性的表情和姿势结合起来。
靠近当事儿童进行斥责,面对面的斥责,效果更好。
进行斥责时,要阻止对当事儿童或其他人具有危险性的行为。
矫枉过正
矫枉过正就是在问题发生后,要求当事人进行与该问题行为有关的费力活动。
它包括两种形式:过度补偿(restitution)和积极练习(positive practice)。
过度补偿就是问题行为发生后,不仅必须纠正问题行为造成的环境影响,而且还要把环境恢复的比问题行为发生前更好;
积极练习则是在问题行为发生后,要求当事人多次重复练习或较长时间的练习与问题行为对立的行为。

第五章 惩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012luyin
  • 文件大小1.37 MB
  • 时间2018-03-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