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信息管理技术基础
信息管理基础
本章内容:
数据管理发展
数据库管理方法
关系数据库实现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数据管理概述
数据是信息在计算机世界的具体表现形式,借助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进行信息管理,也就是数据管理。
信息与数据
信息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
数据是信息载体上反映信息内容且可被接收者(人或机器)识别的物理符号。
信息是数据的含义,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示,但使用中一般不加区别,信息管理也就是数据管理。
信息的组织层次
数据的组织一般分为数据项、记录、文件和数据库四个层次:
1. 数据项是具有确定逻辑意义的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
2. 记录是具有一定关系的数据项的一个集合。
3. 文件是同类记录的有序集合。
4. 数据库是存储起来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管理的主要任务:
实现对数据的合理组织、维护和存取,
处理好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的关系。
数据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系统
数据库系统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也就是计算机应用于业务管理之前的阶段。
数据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数据不在计算机中长期保存
没有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
一组数据对应于一个应用程序
计算机用于管理,有了专门管理数据的软件。
数据管理工作的特点:
数据按一定的规则组织成文件后,可对文件进行反复的查询、修改、插入、删除等操作
程序与数据之间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文件不易扩充,修改维护还比较费时。数据共享有限,冗余度仍然较大,空间浪费严重等
处理数据量的增加,产生了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实现对数据的管理工作。数据管理方面具有如下特点:
能够描述各数据元素间数据集合间的关系
具有最小的数据冗余,节省存储空间,减少重复。
具有较好的数据共享性。允许多用户并发地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以最好的方式去满足多用尸的需要。
具有较好的数据独立性
对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
数据库技术及其管理
数据库概述
概念模型
数据模型
数据库的结构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概述
如前所述,数据是信息的具体化、形象化,是表示信息的物理符号。在信息系统中,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就要弄清现实世界中事物及事物间的联系是怎样的,然后再逐步分析、变换,得到系统可以处理的表现形式。
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描述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信息管理基础》课件PPT 4 信息管理技术基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