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1
学习目的
1、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及应用
2、熟悉中医护理学的各个发展时期的重要著作与成就
3、了解中医护理学的地位和作用,学习方法。
2
一、中医学的发展概况
3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4
(一)中医学的起源:
(夏商周)
《淮南子·修务训》
《山海经·东山经》
5
(二)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时期
作品
主要贡献
一
春秋战国
《黄帝内经》
系统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等奠定了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基础。
二
汉唐时期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提出四时食忌、五脏病食禁、妊娠食忌等。
6
时期
作品
主要贡献
二
汉唐时期
华佗“五禽戏”
开创了我国保育保健的先河。(注:模仿虎、鹿、熊、猿、鸟(鹤)五种动物动作,以保健强身的导引方法。)
葛洪
《肘后备急方》
首创了口对口吹气法抢救猝死病人的复苏术。等
孙思邈《备急千金方》
创立了许多护理保健的方法。如漱口、啄齿、摩眼、挽发、及食后摩腹等。
首创葱管导尿术,并对热熨、疮疡切口换药引流等进行了论述。
7
时期
作品
主要贡献
三
宋金元时期
金元四大家
是指中国古代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即刘完素的火热说“寒凉派”、张从正的攻邪说“攻下派”、李东垣的脾胃说“补土派”和朱震亨的养阴说“滋阴派”。
四
明清时期
王肯堂《证治准绳》
介绍了创伤缝合术后的护理方法;
李时珍《本草纲目》
8
※《黄帝内经》可分为:
《灵枢》《素问》
※《伤寒杂病论》
可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
※金元四大家:
刘河间→刘元素→火热论→寒凉派
张子和→张从正→攻邪论→攻下派
李东恒→李杲→脾胃论→补脾派
朱丹溪→朱震亨→相火论→滋阴派
9
(3)理论的突破:
陈无择的《三因极-病症方论》
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10
中医护理学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