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规划与运营
第五章配送中心规划资料分析
1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配送中心资料分析概述
第二节订单品项与数量分析——EIQ分析
第三节订单变动趋势分析
第四节物品特性与储运单位分析
第五节物流与信息流分析
第五章配送中心规划资料分析
2
E— Entry
配送的对象或客户
出货形态、订单量大小、订货方式随之不同
I— Item
配送商品的种类
商品品项数、特性不同使存储方式、储位安排、设备选用随之不同
Q—Quantity
配送商品的数量或库存量
处理可能的需求波动问题(货款结算、季节等)
R— Route
配送的通路
和供应链上下游结点的关系
S— Service
物流的服务品质
直接决定物流成本,服务品质包括:订货交货时间、缺货率、流通加工服务、商品店头陈列服务、应急能力、信息服务、态度等。
T— Time
交货时间
(配送完成周期)
配送完成周期的长短、配送频次、一致性等
C— Cost
配送商品的价值或建造的预算
物流费用的两种计算方式与商品价值的关系
1. 配送中心规划的七项基本要素
第一节配送中心规划的要素
第一节配送中心规划的要素
3
2. 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的基础资料
现行作业资料
未来规划需求资料
基本运营资料
商品资料
订单资料
物品特征资料
销售资料
作业流程
业务流程及使用单据
厂房设施资料
人力与作业工时资料
物流搬运资料
供货厂商资料
配送结点与分布
运营策略与中长期发展计划
商品未来需求预测资料
品项数量的变动趋势
可能的预定厂址与面积
作业实施限制与范围
附属功能的需求
预算范围与运营规模
时程限制
预期工作时数与人力
未来扩充的需求
第一节配送中心规划的要素
4
3. 需求资料分析的内容
定量分析包括
储运单位分析
商品特征分析
EIQ分析
定性分析包括
作业时序分析
人力需求分析
作业流程和业务流程分析
作业功能需求分析
第一节配送中心规划的要素
5
第二节订单品项与数量分析——EIQ分析
EIQ分析就是利用“E”、“I”、“Q”这三个物流相关要素来研究配送中心的需求特征,为配送中心提供规划依据。
日本铃木震先生积极倡导以订单品项数量分析方法(EIQ)进行配送中心的系统规划,即是从客户订单的品项、数量与订购次数等观点出发,进行货物特征的分析。
订单品项数量(EIQ)分析的步骤
订单出货资料的分解
订单出货资料的取样
资料统计分析
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
第二节 EIQ分析
6
1. 订单出货资料的分解
首先要考虑时间范围与单位,主要分析项目如下:
订单量(EQ)分析:单张订单出货数量的分析
订货品项数(EN)分析:单张订单出货品项数的分析
品项数量(IQ)分析:每单一品项出货总数量的分析
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每单一品项出货次数的分析
第二节 EIQ分析——订单资料的分解
7
订货品项数
EN
订单量
EQ
品项受订次数
IK
品项数量
IQ
第二节 EIQ分析——订单资料的分解
8
1. 订单出货资料的分解
针对某一天出货资料进行分析
要注意数量单位的一致性,必须将所有订单品项的出货数量转换成相同的计算单位。
针对一时间周期的出货资料进行分析
当以一段时间(周、月、季、年)为周期进行订单出货资料的分析时,需加入时间参数,即为EIQT分析。
第二节 EIQ分析——订单资料的分解
9
第二节 EIQ分析——订单资料的分解
10
配送中心规划与运营-第五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