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Urban Geography)
第一章绪论(教材第一章P1—17)
第一节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
主要参考文献:《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人文地理学”P184—187,P8—11,1984年版
一、学科种类和学科性质
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应用地理学;地图学
据大英百科全书的划分,人文地理学分为:社会和文化地理学(含人口和文化);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划分,人文地理学分为: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旅游、聚落、感应、行为、生态…地理学;军事、民族地理学。聚落地理学又分为城市地理学和乡村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从历史沿革上看,从学科体系上说,从广义而言,它是聚落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文地理学的应用性较强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而不应看作是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1、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或者: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聚落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乡村地理学),它还是城市科学群的组成部分之一。
2、学科性质:社会科学。因为城市地理学以城市现象的各种类型和过程作为研究内容,其中人的群体及其活动是城市的主体,城市发展变化主要受社会经济规律支配。城市地理以城市人口的经济活动,社会组织机构和制度,城市的发展动力等作为主要研究领域,而这些领域大都是社会经济科学的范畴。但是,城市地理学又可借用自然科学的某些方法和结论进行研究,因而又具有自然科学“边缘学科”的性质,被认为是“自然科学中的社会科学”(西方则把城市地理学划为社会科学)。
二、城市地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1、概念
城市地理学是关于城镇的空间(地域)分布和组织(系统)的科学,是研究城镇形成、发展的地理条件、空间结构与布局,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
城市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在聚落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城镇形成、发展和地理条件、空间结构与分布的学科。(叶舜赞,现代地理学辞典,P672)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教材P1)。它应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
2、研究对象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客体(对象)是城镇,即泛指习惯上的除乡村以外的城市聚落,但规划中专指建制镇以上的城镇(含建制镇)。“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城市规划法》第一章第三条)。
城市——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Settlement)的一种特殊形态。(教材P1)
具体地说,城市地理学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分布与组合过程及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应该注意:要严格区分城乡聚落并非易事,一般以人口数量作为主要标准,也有以人口密度或住房密度、经济活动主要类型、行政职能等为标准的。
三、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城市地理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它主要涉及从城市化过程到城市再开发过程中的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然而,它的基本研究内容具有明确的空间规定性(特征)。其重点从两种地域系统{区域的城镇空间组织(视为点)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视为面)}去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及其个别城市本身的发展运动状况。具体说来,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城市形成条件、
城市形态、城市生态—社会(环境)、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职能和分类、城市化和城市体系以及城市规模的一般理论与方法。
教材P3关于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城市形成发展条件(包括社会经济和自然地理环境);区域城镇空间组织—区域城镇体系—区位关系与规模;城镇内部空间组织—内部功能分区;城市问题。研究城市形成发展的空间现象为主,非空间因素(社会、文化、思想意识)为辅。
叶舜赞,《现代地理学辞典》P162关于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与评价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对城市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影响;(2)城镇人口集聚与城市化过程;(3)城市性质、规模与分类;(4)地域城镇体系;(5)城市规划与城市总体布局;(6)城市分布、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其中,城市空间组织是其研究核心(包括区域的城镇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的研究,突出研究城市的空间分布、结构与组合特征、变化规律)。
城市地理学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的变化规律。(教材P1)
上述研究内容的确定基于这样的事实:
城市存在于区域之中,但是城市本身也是一种区域,当从区域的角度考察城市时,城市可以被当作一
城市地理学讲义电子文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