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是革命运动“首先觉悟的成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接受,首先也是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在近代中国人民探索国家出路的历程中,是青年学生和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最先找到并最先在中国大地上传播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渐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遵循马克思主义原则,把青年看作自己的助手和后备军,始终同广大青年学生保持着紧密联系。从此,广大青年学生就和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结下不解之缘。建党9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不同的方针和政策,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向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播撒理想的种子,积累了丰富宝贵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一贯强调要根据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确定党的中心任务,紧紧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加强党对革命事业的领导。不同历史时期,党对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是不尽相同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在革命根据地,党先后创办了苏维埃大学、抗日军政大学等新型大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为指导方针,以革命实践为课堂,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着眼点,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国民党统治区,党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学生运动,组织和推动青年学生研究中国革命问题和学习马列主义,并在一些大学公开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课程,办刊物和各种补习班宣传介绍马列主义,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明确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认清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腐朽和自己肩负的责任。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批青年学生在党的正确指引下,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成长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党教育青年学生抵制各种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加强共产主义思想道德观念,并在高校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体系。这个时期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而发生变化。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所谓德,毛泽东强调:“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这一时期,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以毛泽东思想为内容,以社会主义教育为中心,以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为根本目标。
90年以来,党始终坚持用马列主义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始终与时俱进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青年学生,在每—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带领青年学生顽强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马克思主义不是对‘彼岸世界’的一种论证,而是对‘此岸世界’的现实关注。”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活而不至于变成空洞的教条,增强理论的感染力,党在对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习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