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编目实践差异探求编目工作原则
一、会议的主要议程
(1)顾犇(国家图书馆采编部主任):“第四次国际编目专家会议和其他相关问题”的报告
(2)谢琴芳副主任:“国内编目实践差异”的说明
(3)侯汉清委员:“国家图书馆与CALIS主题编目实践差异”的说明
(4)讨论形成“中国图书馆编目工作原则声明(草案)”的基本意见
(5)胡广翔委员(国家标准《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起草人):建议各位委员对标准文本的几处规定提出修改意见,以将最新达成的共识反映到即将颁布的国家标准中
二、“第四次国际编目专家会议和其他相关问题”(顾犇)报告的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了国际图联编目组与全球编目规则和编目活动有关的四方面工作:编目理论、编目原则、编目标准和编目指南。
(1)编目理论
介绍了FRBR(《书目记录的功能要求》)是目录逻辑功能的模型、讨论和分析编目问题的语言,以及其被制订标准的团体所采用的情况。
(2)编目原则
介绍了国际图联编目组主办一系列“国际编目规则专家大会”,以及《国际编目原则声明(草案)》的制订和修订情况。
2006年成立的国际编目规则工作组将评估国际编目规则专家大会各个特定规则工作组的建议,并将设计一系列的规则推荐给全球各个规则制订机构用于其编制编目规则。
2008年将形成新的《国际编目原则声明》文本
(3)编目标准
着重介绍了ISBDs标准,强调它们是包括《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在内的各国编目规则制订的基础。
在最新研究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内容:
a、探讨统一ISBDs的可能性,并计划在2007年出版合并版;
b、用XML方案取代规定标识符;
c、迎接多种载体出版物的挑战,并一致同意用不同的书目记录来描述不同的文献类型。
(4)编目指南
报告介绍了国际图联编目组数字资源元数据工作组的情况及其报告、OPAC显示示指南、规范记录和参照指南(GARR)、《无名氏经典著作》(Anonymous Classics)以及《个人名称》(Names of Persons)的编制情况。
此外,顾犇主任还介绍了有中国代表参加的2006年8月16-18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第四次国际编目专家会议”(IME ICC4)情况。
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分析亚洲各国编目条例与《国际编目原则声明(草案)》之间的异同,以致力于全球范围内国际编目规则的协调发展。
三、“国内编目实践差异”说明的主要内容
谢琴芳副主任在其所做的“国内编目实践差异”的说明中,介绍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CALIS联机编目中心的编目差异。说明材料中所选实例以图书为主、期刊为辅,内容分具体著录、著录方式、题名与名称标目、连续出版物题名的主要变化和次要变化以及样例五个部分。
与会委员经过热烈讨论,在上述许多问题上取得了共识,特别是那些有ISBDs相应条款支撑的部分。另外,对于尚未取得共识的问题,会议建议日后由相关单位派员组成工作组进行专门研讨。
(详见“国内编目实践差异”的说明)
四、“国家图书馆与CALIS主题编目实践差异”的主要内容
侯汉清委员在其所作的“国家图书馆与CALIS
主题编目实践差异”说明中,介绍了国家图书馆
和CALIS联机编目中心在主题编目方面的差异。具体内容涉及:
600 个人名称主题
604 名称与题名主题
605 题名主题
606 论题名称主题(含关于某一国家的通史类、断代史著作、文艺作品、论文集、全集、选集等)
607 地理名称主题(含某一地区的地方史志的标
引、历史地名的标引等)
610 非控主题词等
经过与会委员的热烈讨论,大家认为需要对UNIMARC中的主题字段及其子字段的定义统一认识。另外,加强对中文主题标引规则和方法的研讨,统
一两家的主题标引手册内容也是当务之急。
(详见“国家图书馆与CALIS主题编目实践的差异”的说明)
消除编目实践差异探求编目工作原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