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网络新闻的战略分析
第一节网络新闻的优势与机会
一、丰富性与时效性
、访问的方式来给用户提供一个主题资料库或总体意义上的信息仓库。
例: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可以为受众提供海量信息和文章;
《纽约时报》,受众可以查到该报百年历史中浩瀚的文献仓库里所有内容;
《人民日报》也建立了相当规模的文献仓库,以供用户索索或引用
独特的优势——全时性网络新闻——全时新闻报道
新闻时效观念:不定时——定时
定时——及时——全时新闻时代
全时性——任何时候打开页面,都可以得到新闻的充分阅读机会;
思考:在时效性上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如何互补的?
二、汇聚力与多元化
,对某一新闻做出集体化的响应。
例:98年印尼排华事件戴安娜王妃去世
08年汶川地震
12年凯特王妃大婚奥运会
每一次重大新闻事件,网络都会引起巨大的民众效应
,而是把新闻的概念提升到反信息的高度(网络是一种泛媒介)。眼光投射更远,远至社会形态的各个侧面。
多元化新闻:教育——异地高考、肩负、不再高考一考定终身北大不是北京人大学
医疗——新农合、先治病后交钱、医患纠纷
食品安全——肯德基、奶粉安全
例:加拿大第一大报《多伦多星报》网站
新闻、没事、理财、卡通、汽车销售、聊天室等各种信息
三、宽容性与参与性
、信息来源不作过多推测,受众新闻权力平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而不是媒体所赐予的
例:斯塔尔报告
发布于网络之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这样的传统媒体才有决心刊登其中的全部内容。由于报告书中有许多描写性行为的露骨的语言,在一般的情况下,报纸怕引起读者的不快,多半不会详细报道,但是当时网络已经推出了全版报道,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也就失去了禁忌的
理由。
台海危机事件
《人民日报》的网站主动打破了母报的较为稳健的传统,前所未有的请来了有关军事专家来与广大受众进行交流,满足了受众对于新闻深度的要求,而且也为媒体的进一步的拓展和观念的开放提供了新的动力。
,任何一个受众都可以把信息以想表现的形式传递给其他受众;
:字体、色彩、字号
电视:光线、色彩、场景
广播:声音、场景
网络是把传统媒体的表现形式融合在一起的复杂表现形式。
网络的表现性反映在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综合控制上
例:搜索引擎的使用、栏目之间的互相链接、交互性服务
的设计
自由自在的查找出自己想要的个性化信息;
第二节网络新闻的劣势与风险
一、承载与信任
承载首先是庞大的访问人群导致的负载过大问题,历次重大的新闻事件,都使网上交通非常拥挤。
例:戴安娜事件、太空探测器登陆火星、法国世界杯等
再次是用户的心理承载过大。
例:www——world while waiting
无效信息过多——论文搜索
网络新闻学第三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