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球仪和经纬网(2).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
第一章地球仪和经纬网
第二课时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2、地球仪的构造要件:地轴、两极、赤道
二、纬线
1、定义:地球表面与赤道平行的线圈
2、纬线的形状特征:
1)自成圆圈
2)长度由赤道向两极对称递减
【规律】Cφ=COSφ·C赤道
内容回放
三、经线
1、定义:地球仪上连接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的线段
2、经线的形状特点:
1)每条经线都是半圆,正相对的两条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
2)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
【规律】愈向两极点,任意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越来越短。
内容回放
【思考】读右图,纬度角是
如何构成的?
---球面上某点到地心的连线
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
1、定赤道为0°纬线,然后向
南北各划90°。
南、北极点的纬度分别是90°S
和90°N。一般情况下可简化为S、N。
某地的纬度数即当地到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之间夹
角的度数。
四、纬度的划分
90°N
S
40°
40°N

【练习4】参照下图,绘制纬线圈及纬度,并思考南、
北纬度有何变化规律---如何判断南北纬?
90°N


N
S
45°S
45°N
S
60°
40°
2、掌握南北纬度的判断方法:
自北向南(图纸上一般从上到下),纬度数增大者为南纬,变小者属北纬。
即:北纬向北大,南纬向南大
【思考】读右图,经度角是如何
构成的?
---球面上某地所在经线的平面与
本初子午线平面的夹角(两面角)
1、国际上规定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原址的经线为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 。
2、由0°经线向东、西各作180°。东、西经180°线合为180°经线。
某地的经度数即当地所在经线面与本初子午线面之
间夹角的度数。
五、经度的划分
60°
60°E
3、经度的度数规律
【练习5】参照右图,
绘制经线及经度,并
思考东、西经度有何
变化规律。
1)掌握东西经度的判断方法:
自西向东(图纸上一般从左到右),经度数增大者
为东经,变小者属西经。
即:东经向东大,西经向西大。
或:东经向西小,西经向东小。
180°


180°
→E
W←
→E
3、经度的度数规律
东经东大,西经西大
180°


180°
180°

180°

180°

→E
W←
→E
→E
W←
→E
W←
南岭山水制作
3、经度的度数规律
【思考】结合东、西经
度的判读方法,看两条
正相对经线的经度数有
何规律?
2)两条正相对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其经度之和
为180°(即这两条经线的经度数互补),且东、西经
相反。
60°W

180°
120°E
由于投影角度的不同,经纬网的图形有很多种。常
见的如下图所示:
赤道投影:即经纬网的投影中心在赤道上,全球的纬线数都能看到,经线只能看到全球的一半
极点投影:经纬网的投影中心在某一个极点上,经线呈放射状并能全部看到,纬线呈同心圆,但一般只能看到一半

地球仪和经纬网(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所以所以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