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实验报告
篇一:遥感实验报告
遥感原理与应用
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学院:专业:
年月日
实验一: ERDAS视窗的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初步了解目前主流的遥感图象处理软件ERDAS的主要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掌握几个视窗操作模块的功能和操作技能,为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等后续实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步骤
打开IMAGINE 视窗
启动数据预处理模块
启动图像解译模块
启动图像分类模块
IMAGINE视窗
(Data Dataprep)
(Image Interpreter)
主成份变换
色彩变换
(Image Classification)
非监督分类
4. 空间建模(Spatial Modeler)
模型制作工具
三、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试验初步了解遥感图象处理软件ERDAS的主要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基本掌握了几个视窗操作模块的功能和用途。为后续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实验二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
一、实验目的
掌握遥感图像的纠正过程
二、实验原理
校正遥感图像成像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种几何畸变称为几何校正。几何校正就是将图像数据投影到平面上,使其符合地图投影系统的过程。而将地图投影系统赋予图像数据的过程,称为地理参考(Geo-referencing)。由于所有地图投影系统都遵循一定的地图坐标系统,因此几何校正的过程包含了地理参考过程。
几何校正包括几何粗校正和几何精校正。地面接收站在提供给用户资料前,已按常规处理方案与图像同时接收到的有关运行姿态、传感器性能指标、大气状态、太阳高度角对该幅图像几何畸变进行了几何粗校正。利用地面控制点进行的几何校正称为几何精校正。一般地面站提供的遥感图像数据都经过几何粗校正,因此这里主要进行一种通用的精校正方法的实验。该方法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构建一个模拟几何畸变的数学模型,以建立原始畸变图像空间与标准图像空间的某种对应关系,实现不同图像空间中像元位置的变换;第二步是利用这种对应关系把原始畸变图像空间中全部像素变换到标准图像空间中的对应位置上,完成标准图像空间中每一像元亮度值的计算。
三、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的数据,对两张图片进行几何纠正
四、实验流程
显示图像模型→调用几何纠正模型→启动控制点工具→采集地面控制点和地面检查点→计算变换参数→灰度重采样→纠正精度评定实验步骤。
几何校正前的图像
参考图像
篇二: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实习报告
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
班级: 地理1002
学号: 周颖智
姓名: 20101171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遥感实习
2013年5月11日
目录
1、实验目的………………………………………......2
2、实验内容……...……………………………………15
3、实验步骤……………………………………………26
4、实验体会……………………………………………38
《某地区森林资源遥感动态监测》
一、实验目的
、图像分类、分类后处理以及对分类后的图像进行必要的综合分析得到我们想要的信息。
二、实验内容
-,然后选择合适的图像分类方法,对增强后的图像进行分类,
得到分类后图像00ML1,接着对分类后图像进行分类后处理的最终的分类结果图00MMN。。最后对分类后处理的图像进行分类精度的评估,当精度符合标准时便可对分类结果图00MMN和06MMN进行波段运算B1-B2,便可以得到00年到06年该地区森林资源的一个动态变化情况图B1-B2。
三、实验步骤
(一)、。已知我们所学过的遥感图像增强处理的方式有:图像彩色增强、图像拉伸、图像变换以及图像滤波。
1、,然后的遥感图像进行彩色增强。采用真彩色合成的方式来的彩色图像,这里我使用的波段合成方式有:321(真彩色)、432(标准假彩色)、以及其他假彩色合成的方式,542、542、741、742、572和453等,得到如下的彩色图像: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篇
遥感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