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草书入门.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草书入门
今草的点画
古人曾这样概括草书“匆匆不暇草书”。今人对这句话也有多种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这是在匆匆忙忙的速度下而书写草书,有人则认为是匆匆忙忙是写不了草书的。我以为,对于掌握草书特有书写规律而言,是要认真仔细钻研,而不可匆匆不暇的。而一旦掌握了这种规律,成竹在胸时,在书写的时候总的节奏应该是匆匆不暇的,这样才便于体现草书特有的飞动气势,尤其是狂草。
古人这句话,对于我们分析草书的点画特点,加深理解点画的处理内涵,是大有好处的。狂草的点画犹如天马行空,又如飞花散雪,某些点画则如枯藤老树,泻瀑鸣泉,其神韵无穷。
宋代姜夔《读书谱》中有这样一段话:“‘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是引带。尝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虽复变化多端,未尝乱其法度。张颠怀素,最号野逸,而不失此法。”
这里很清楚地说明了草书的点画和引带游丝的关系。今草和狂草都不例外。孙过庭关于草书的点画也有很精辟的见解:“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孙过庭《书谱》。)
在草书中,没有笔直的竖画和横画,在转角时圆笔较多,钩画笔变化较多,撇和捺都可以处理成点。点画相连也可以处理为坚画和横画。
现将孙过庭《书谱》中的一些字作为例字加以讲解。孙过庭草书直接取法王羲之,而且是墨迹本,便于我们体会了解点、画和笔法动用及其变化。

①一笔点:今、分、云、互、谢、惊
互字的点为横写的点,谢字的点为竖写的点,其余均为斜写的点。其中分字的起笔和收笔都露出笔锋即笔尖,今字的点收藏锋,体现出不同的形态。另外由于草书的书写特点之一是点画相连,省略了不少笔画,也就出现了以点代画的情况。例如今字的亠、谢字的言、驚字的灬,都被写成一点,十分简练。
②两笔点:易、小、英、不、谏、著
易的两撇被写成两竖点,显得十分生动,两点之间相互揖让,第一点起笔出锋,收笔藏锋;第二点起收都出锋,互有变化。小、英的两个点虽然中间有竖画隔断,但都相互顾盼,笔断意连。著字的下面本是日字,但在这里用两个竖点来处理,恰与上面的草头两点相呼应,既省了笔画,又协调统一。谏字的两点一个是竖点,一个是斜长点,既有所变化,又突出了气势,形成均衡之势。
③三笔点:所、峰、体、端、挫、态、心
草书的笔画相连也体现在点的运用上。比如三点水连成一条竖画,尾端向右上挑。也可以写成不向上挑的竖面。孙过庭的写法比较认真,三点都交代出来了。
体、峰的三点写法相同,都是第一点单独写,后两点相连,但都相互呼应。所、峰、挫、态的三点写法都相近。引带关系清楚。但心字的写法比较开放,第一点露锋点成圆笔后,再转锋向右下过渡,稍稍停顿后再向右上挑,然后转锋,顿笔后向左边出锋收笔,整个过程既清楚,节奏又鲜明,形态也很好。

草书的横画都不是很平的横,而且也不宜过长。写法往往根据字的结构而定。灵活变化,不拘一格。
①亦、态、息、点
前面讲过,草书的特点是点画相连,而且以点代画、以画代点的情况也十分常见。以上四个字都是以画代点的字。
亦字的下半均用一横画听取代,點的下面四点也是如此、态和息都是以横画代替心字的三点,但写法都不相同,态的横画起笔重按,而收笔较轻,形状像三角,息字的横画厚重,起收都回锋重按,形状梯形,其凝重的笔触与上面灵动的笔画形

草书入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yinyzha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18-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