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6更新内容
网友ZhongXQ :老师在治今年的流感,可否考虑过是乌梅丸(汤)症的症状?
小孩子最近都是这种上有热下有寒中焦虚、手热脚凉的现象。我在青岛地区一开始我也用过老师在论坛上所说的方子,但总感觉没去除病根。用乌梅丸一剂汗出低烧退,且咳嗽减轻。请老师分析原因。
回复ZhongXQ:感谢您的宝贵经验,现在天气逐渐转寒,一气周流偏于向内郁结,论坛提供的麻杏石甘汤合猪苓汤合方,偏于疏通表浅之气,部分患者可能会不再适应。乌梅丸从一个更深的层次来流通一气,交通阴阳,用之得效,理自然也。
但是甲型流感本身的郁浊之性并没有改变,只是人体自身一气周流偏于收藏了,所以甲流导致的郁结偏深了。如果患者没有甲流的典型症状,而是以低热四末不温的症状为主,可以考虑用乌梅丸交通内部阴阳。如果仍然有甲流的典型症状,高热身痛为主,还是要用下面的甲流退烧方疏通外部一气。
======================================================================
2009-11-15更新内容
通过部分网友的反馈,目前甲型流感的病机,我与几位网友认为可能如下:
甲型流感病毒带来的这股浊邪之气,对人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郁滞一气的周流,主要引起肺气不能宣降,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二是气机郁滞导致产生全身性的湿邪停滞,引发全身酸痛,小便不利的症状。
用麻杏石甘汤宣通一身气机,用猪苓汤通利一身湿气,二方合用,会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部分用此方案治疗的患者,病情大多可以在一两天内迅速好转,进而痊愈。
参考处方:
生麻黄6g,炒杏仁(打碎)6g,生石膏(打碎)30g,生甘草3g,炒苍术10g,茯苓15g,泽泻15g,滑石(包煎)12g,阿胶珠(冲服)6g,生苡米30g,蝉蜕6g,黄芩6g
水煎服,日1-2剂。
适用于甲流高烧不退的患者。
甲流患者的主要症状是下午开始发烧,或发烧下午加重,伴有全身酸痛无力,这是甲流的特征性症状。除此之外,多数患者还有干咳少痰,胃口较差,精神不振,小便不利等表现。
普通感冒患者,只要主证符合上述特点的,也可使用。
此方的关键药物为麻黄、杏仁、滑石、阿胶。经过西医误治的患者,可再加入生姜15g,白蔻(打碎)6g,以加强中焦运化之力。其他药物,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灵活变通。
不方便煎药的患者,也可以打粉冲服。把方中生石膏减为10g,生薏米改为炒苡米,余药不变,所有药共同打粉,小儿每服3-5克(成人加倍),每天2-3次。
此处方经过部分网友的使用反馈,对于未经西医误治的甲流患者,大多可以一剂退烧,进而病愈。汤剂或散剂疗效都比较理想。尤其感谢网友小青鸟的反馈,散剂用于小儿尤其方便。需要的朋友可以在当地医生指导下试用。
处方谨供大家参考,请在当地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治疗方案,恳请热心提供。
======================================================================
2009-10-30原帖内容
近期各地陆续出现了聚集性流感病例,尤其学校里的学生为多,据报道甲型流感占多数。因未见具体患者,故搜集各地患者的病情与治疗情况,与大家讨论,共同商讨中医防治策略。
根据各地网友的反馈
治疗感冒中药方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