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西泮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论文.doc地西泮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论文
【关键词】地西泮第一产程
在第一产程静推地西泮(安定),可减轻阵痛和加速产程进展,现将本院经阴道分娩的200例产妇分为2组,地西泮组在第一产程潜伏期使用地西泮10 mg静推,另100例第一产程不用地西泮,观察两组宫颈口扩张速度、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在本院住院自然分娩,,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地西泮组和对照组,地西泮组年龄最大39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岁,孕龄38~41周,平均孕周(±)周。对照组年龄最大为40岁,最小为21岁,平均年龄为(±)岁,~,平均孕周(±)周,2组年龄和孕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为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和阴道分娩禁忌症。
:地西泮组产妇宫口扩张均在2~3 cm,阴道检查排除头盆不称,胎位异常、脐先露等。产妇排空膀胱取平卧位,地西泮10 mg,于宫缩时缓慢静脉推注,时间不少于5 min,让产妇3~5 min进入睡眠状态,休息10~40 min,用药后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并对胎儿进行监护。对照组给予精神安慰,不应用任何药物。
:在宫口扩大到4 cm时进入活跃期,注意胎心变化,大于150次/分及小于120次/分均为胎儿宫内窘迫。羊水在破水后观察羊水是否有黄染或粪染,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8~10分为正常,4~7分即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结果
:地西泮组宫口活跃期扩张用时1~2 h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见表1。地西泮组有2例因胎儿宫内窘迫改行剖宫产术,母婴平安。 %缩宫素静滴,分娩顺利,2例羊水轻度污染,3例母婴均平安。
2. 胎儿情况:2组胎心变化、羊水污染程度、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见表1。表1 2组胎心变化、羊水污染情况及窒息情况
讨论
本文在第一产程静脉应用地西泮,宫口扩张速度加快, cm/h。一方面,产妇临产时,由于情绪紧张、疲惫、恐惧等增加了儿茶酚胺的分泌,而后者有抑制宫缩的作用。静脉注射地西泮后,很快出现中枢系统轻度抑制作用,减轻产妇由于强烈宫缩对大脑皮质的不良刺激,安静入睡。另一方面,地西泮具有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这是由于增强中枢抑制性介质氨基丁酸的抑制作用,能对抗各种痉挛1。另外地西泮还可以选择性使子宫颈平滑肌松弛,可能该药对宫颈肌细胞内钙与细胞外钙的收缩反应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这样则可解除宫颈口痉挛并加快宫颈口扩张速度,从而缩短产程2。
本文研究表明,分娩时2组羊水污染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关于使用地西泮是否会引起新生儿窒息,有文献报道
地西泮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