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论文个人理财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讨
摘要:个人理财业务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新兴业务,受到越来越多银行客户的青睐。一方面,其发行规模在不断扩大,经营收益在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中占比越来越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另一方面,面临监管政策越来越严格、市场风险加大和从业人员不足等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和个人财富积累的增加,居民的理财需求越来越普遍,我国商业银行顺势而为,为客户提供了一系列的金融产品。特别是个人理财产品,由于其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成本低、经营收益高等特点,倍受商业银行推崇。各家银行不断推陈出新,创新产品和服务,使个人理财产品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由于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兴起仅仅只有几年的时间,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离真正意义上的理财服务还有较大差距。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
。1996年至2001年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萌芽阶段。1996年中信实业银行在广州最早推出“私人理财中心”,紧接着工商银行在上海向社会推出包含理财咨询设计、存单质押贷款、外汇买卖等10多项内容的理财服务;1999年建设银行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城市建立了个人理财中心;2001年农业银行推出“金钥匙”金融超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理财服务。
。从2002年至2004年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探索阶段。2002年招商银行在全国推出“金葵花”理财,为个人高端客户进行理财顾问和理财规划服务。继招商银行之后,工商银行推出“理财金账户”服务,中国建设银行推出“乐当家”理财服务,中国银行推出“中银理财”,以及中国光大银行推出“阳光理财”服务和中国民生银行推出“非凡理财”服务等。至此,各家商业银行虽然都建立自身的理财品牌,但理财产品还比较单一,理财资金主要用于投资流通的国债、金融债券、央行票据、货币基金和企业短期融资债券等收益保证的产品。风险低,但收益比银行存款高,理财业务逐渐获得客户的认可,并且以每年10%~20%的速度在增长。但由于客户投资热情不高,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数量很少,到2004年全国商业银行总共才发行了49款理财产品,销售额不到100亿元。
。从2005年开始,随着股票市场的好转,理财产品的收益不断升高,客户的理财意识不断增强,国内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使个人理财业务快速发展。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我国2005年有10家商业银行推出593款理财产品,全年销售额仅为2000亿元,而至2009年共有86家商业银行发行7322只理财产品,销售额达到50000亿元,五年时间增长了2400%。从2005—2009年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行情况(见表1)可看出,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2005—2007年的销售额每年翻番,。至2009年,虽然销售额只比2008年增长35%,但增长额却达到了13000亿元,可见理财业务发展之快。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不断增多,以建设银行为例,其先后推出“利得盈”、“汇得盈”、“qdii”、“建行财富”、“乾元-日鑫月异”和“大丰收”系列理财产品,以及外汇、基金、保险、建行金、账户金等业务,不断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投资理财需求。从资金投向进行分类,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一是投资组合型理财产品。组合型理财产品主要是与一揽子股票、基金挂钩,进行投资组合,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理财产品。该产品主要将资金投资于沪深指数基金、国内
a股或香港h股中业绩良好的上市公司股票,通过合理配置投资比例来获得较高投资收益。二是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是将理财资金通过信托计划的方式发放贷款,以获取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此类产品募集的资金定向投往大型国有企业或经营业绩良好的民营企业,相对于传统信托产品,其风险低、投资收益可观。三是债券型理财产品。此类产品募集资金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央行票据、商业银行次级债、企业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券和公司债等。四是qdii理财产品。qdii理财产品是投资者委托商业银行进行的代客境外投资理财业务,投资者通过商业银行直接投资于
商业银行论文个人理财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