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质量通病
防治措施
目录
施工过程中质量通病防治如下:
(一)、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二)、墙体抹灰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三)、水泥、细石混凝土地面裂纹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四)、板块楼地面质量保证措施
(五)、砌体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六)、屋面防水预防措施
(七)、回填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
(八)、门窗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九)、涂料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十)、给排水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十一)、门窗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十二)、厨卫防水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十三)、桩基承台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十四)、避雷接地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根据建筑工程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建、构筑物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因此总结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经验和教训,对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形成一套完整周密、细致可行、缩短工期、易于操作和便于控制质量的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
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与检验:
:工程所使用的水泥必须具备齐全的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资料。水泥进场后还必须按规定进行抽样试验,100%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混凝土施工前,组织有关人员到砂石产地勘察,了解有关砂石生产及运输情况,采取试样带回检验分析,合格后方可使用。
:拌合混凝土的水中不得存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的有害杂质和油脂糖类等。地表水和地下水首次使用前必须进行化学分析,合格后方准使用。
,要求施工时使用同一厂家的同品种水泥,在同一部位使用同批同期水泥。
:
,并做好试配工作,并按规范要求确定好坍落度,在施工过程中条件改变时,应进行调整。
(或拖泵泵送高度)及工程部位确定,每班测坍落度两次。
,以便于进行质量跟踪管理和查对,混凝土公司应保证搅拌站仪表计量的准确性,为保证计量准确,应对电子秤定期进行检查核对。另外外强剂的浓度和砂石含水率应经常测定,尤其是雨季施工,以便及时调整配合比。
、运输与布料控制:
,必须经项目工地三级验收和现场监理人员四级验收,验收合格后浇灌通知书应由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实施混凝土浇灌。
、泵车、搅拌车应进行开工前的保养、维修工作,混凝土公司应保证施工机械完好,并做好易损配件的准备工作。
,做到随坏随修;准备好备用的机械,以便出现问题时及时补充、替换;搞清各机械油料的库存情况,保证施工机械用油。
,及时调整开料速度。保证搅拌车中的混凝土不得超过2小时,并做好记录。吃饭时间根据前方施工进度随时调节混凝土用量。
,计量接受中心试验室的监督。
,搅拌车运输途中必须采取防离析措施,如有离析不得使用。
。
4 混凝土现场施工预防措施:
,必须仔细检查模板内的是否有杂物和泥水,以及钢筋的洁净度。浇灌过程中严禁现场为方便浇灌而在混凝土中随意加水,从而增大水灰比,降低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浇灌过程中振捣应密实,防止出现孔洞、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真正做到混凝土内实外光。振捣过程中振动棒应做到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动棒要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为宜,且不可过深,防止混凝土重复振捣出现过振现象,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止,振动棒要快插慢拔,以利气体的排出,插点要均匀,振动棒应避免碰及钢筋、模板。
。在框架的柱与梁及柱梁与次梁交叉处,由于钢筋密集,应改用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浇筑以保证混凝土密实。在浇筑柱子时,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的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根据不同施工部位的浇筑速度,确定每一搅拌车混凝土容量及出料节奏。
:混凝土养护是保证水泥水化作用、混凝土强度增长、防止干缩裂缝的重要环节。养护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尤其在冬、夏季特殊环境和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中,应制定具体的监控措施,防止裂缝出现。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使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有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5. 钢筋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
建筑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