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鉴赏
,按要求作答。(8分)
南邻杜甫
锦里先生鸟角巾,因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注]①锦里:成都地名。②角巾:四方有角的头巾。
(1)颔联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说说作者眼中的“南邻”是怎样的形象?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采用了截取人物典型装束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这种写法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曹操的《短歌行》中也有体现。任选这两首诗歌中的一首,写出其中采用了“截取人物典型装束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的诗句,并分析其表现了人物的何种特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
(甲)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乙)梅花
【明】宸濠翠妃①
綉针刺破纸糊窗,引透寒梅一线香。
蝼蚁也知春色好,倒拖花片上东墙。
注:①宸濠翠妃:宁王朱宸濠妃。
⑴两首诗中的梅花各有怎样的形象特征?(2分)
⑵王安石诗的后两句是怎样描写梅花的?(2分)
⑶从艺术表现的角度,赏析乙诗。(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作答。(8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⑴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请具体分析。(3分)
⑵请赏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的妙处。(3分)
⑶这首诗和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以登览为题材的抒情诗,所抒之情有什么不同?(2分)
【参考答案】:
14、(1)儿童好客,鸟雀见人来不惊的和谐、宁静气氛。(2分,每点1分)
(2)是一个安贫乐道、殷勤待客的隐士形象。
【诗歌鉴赏】
距离浣花草堂不远,有位锦里先生,杜甫称之为“南邻”。在一个秋天的傍晚,杜甫从他家走出,路上,也许是回家以后,写了这首《南邻》诗。说它是诗吧,却又是画;是用两幅画面组成的一首诗。前半篇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山庄访隐图。
到人家做客,这家人家给予杜甫的印象是怎样的呢?诗人首先看到的,主人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山人;进门是个园子,园里种了不少的芋头;栗子也都熟了。说“未全贫”,则这家境况并不富裕。可是从山人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可以知道他是个安贫乐道之士,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说起山人,人们总会连
9.古代诗词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