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股骨颈骨折fracture of the femoral neck
1、解剖概要:
⑴颈干角
⑵股骨头的血液供应:
①小凹动脉
②股骨干滋养动脉升枝
③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
④骺外侧动脉(最主要血供来源)
2、病因与分类:
⑴按骨折线分类:
①股骨头下骨折
②经股骨颈骨折
③股骨颈基底骨折
⑵按X线表现分类:
①内收骨折
②外展骨折
⑶按移位程度分类:
①不完全骨折
②完全骨折
3、临床表现与诊断:
⑴中、老年人有摔倒史,伤后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应考虑股骨颈骨折。
⑵有时可于伤后数天出现症状。
⑶局部可有肿胀、瘀斑。
⑷若外旋角度达到90度,应怀疑有转子间骨折。
⑸可有局部压痛及轴向叩击痛。
⑹Bryant三角、Nelaton线有改变。
4、治疗:
⑴非手术治疗:
①无明显移位,稳定型骨折。
②年龄过大,全身情况差,或合并有严重心、肺、肾、肝等功能障碍者。
③方法;穿防旋鞋,下肢皮肤牵引,卧床6-8周,3个月后可拄拐下地。6个月后可弃拐。
手术治疗:
指征:①内收型骨折和有移位的骨折
②65岁以上老人股骨头下骨折
③青少年的股骨颈骨折
④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或合并髋关节骨关节炎
手术方法:
①闭合复位内固定
②切开复位内固定
③人工关节置换术
5、术后处理:
⑴手术后,2-3周卧床休息,6肘后扶拐下地。
⑵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者可在术后1周开始下地活动。
股骨转子间骨折
1、解剖概要
2、病因与分类:
1型:单纯转子间骨折。
2型:在1型的基础上发生移位,合并小转子骨折,单股骨距完整。
3型:合并小转子骨折,骨折累及股骨距,有移位,常伴有转子间后部骨折。
4型:伴有大、小转子粉碎性骨折,可出现股骨颈和大转子冠状面的爆裂骨折。
5型:为反转子骨折,骨折线由内上斜向下外,伴有小转子骨折,股骨距破坏。
下肢骨折--中国医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