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学思案
课题:《送东阳马生序》
主备人:屈秀菊参备人:张卫华王国华审阅:初一语文组
包科领导签字: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2、背诵课文,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
3、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观点的写作手法。
4、学习作者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并识记字形。
嗜学( ) 弗之怠( ) 逾约( ) 叱咄( ) 俟其欣悦( ) 负箧曳屣( ) ( ) 皲裂( ) 媵人( ) 以衾拥覆( ) 皆被绮绣( ) 容臭( ) 烨然( ) 缊袍( )
2、反复诵读课文。
3、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字,号, 朝文学家。本文选自<<
>> ,是一篇(体裁)。
二、检查导入:
1、导入:人到读书年龄,当入学从师,然而莘莘学子,读到头来,结果迥然有异。有十年寒窗,一举成名者;有孜孜以求,不断进步者;有碌碌无为,半途而废者,鲜有收获。究其原因,除却客观因素外,恐怕是主观勤奋程度不同使然。因此前人有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送东阳马生序》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2、听写字词。
3、由学生介绍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老师补充。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三、自主学习:
(一)、细读课文。
1、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朗读。老师指导:一定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读懂文意。
要求:细读课文,不参考资料书,根据课下注释试译课文。
(1)学生自主翻译,并划出不会翻译的词、句。
(2)将疑难词句在小组内交流解决。
(3)全班共同解决小组内遗留问题,老师注重指导。
3、老师强调以下词语和句子的解释翻译。
致书以观: 走送之: 逾约: 益慕圣贤之道:
尝趋百里外: 或遇其叱咄: 礼愈至: 俟其欣悦:
卒获有所闻: 负箧曳屣: 腰白玉之环:
烨然: 以中有足乐者: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②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③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④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⑤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5、整体感知:
思考:文章哪句话概括了作者求学时的情形?
6、学生试背课文,最好能当堂背会。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
1、提问背诵课文。
2、检查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二、合作研讨:
1、精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他求学时的艰难的?
明确:
②根据第二段内容,请具体指出作者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③文中写了教师的态度和同舍生的生活,各有什么作用?
明确:
④作者的勤奋又体现在哪里?
明确:
⑤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
明确:
⑥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
明确:
⑦读了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明确:
2、品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给文章增添了文采,使文章更加具体生
送东阳马生序学思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