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g107线沧河桥至马村段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汇总.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说明书
1、总体设计

拟建国道G107沧河桥至马村段改造工程纵贯新乡市中东部,起点位于国道G107新乡市与鹤壁市交界沧河大桥处,向北与国道G107鹤壁市段相连;终点位于国道G107马村互通立交北,向南与国道G107新乡至郑州一级公路相连。项目先后与省道306卫柿线、省道226翟阳线、省道225山詹线、新乡市北环、省道101郑吴线多条干线公路平面交叉;与京广铁路立体交叉。国道G107是国家干线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省乃至全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其二级公路升一级公路建成后对构筑河南省及新乡市南北快速通道、完善高等级公路网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项目起点位于新乡市G107线与鹤壁市交界处(沧河大桥),桩号为K624+,终点止于马村立交桥处,桩号为K661+。。
图1-1 路线地理位置图
本项目自北向南共分为三个设计标段:沧河大桥至卫柿线段、卫柿线至马村立交段、牧野大桥段。其中:
沧河大桥至省道306卫柿线段:起点位于新乡市G107线与鹤壁市交界处(沧河大桥),终点止于G107与卫柿线交叉处,起终点桩号为K624+~K640+,。
卫柿线至马村立交段:起点位于G107与卫柿线交叉处,终点止于马村立交处,起终点桩号为K640+~K661+,(扣除牧野大桥段)。
牧野大桥段(京广铁路分离式立交):。


①与业主签定的关于本项目的勘察设计合同书。
②《G107线沧河桥至马村段改造工程初步设计》。
③河南省发改委、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本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批复文件。
④其他相关的文件和精神。

国道G107沧河桥至马村段改造工程于2010年12月7日通过了河南省发改委和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组织的初步设计审查会。
为了确保本项目的施工图测设质量和工作进度,我院根据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对初设方案进行了优化,施工图定测和详勘工作随即展开。外业过程中,根据院ISO9001程序文件的要求,进行详细的外业测量和调查,并对全线工程地质进行了详细的勘察试验工作。桥涵勘测在初测资料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桥址、合理布孔;对于涵洞、分离式立交、改沟渠、改路等逐个进行现场调查和测量。定测结束后,随即展开紧张的施工图内业设计工作。施工图设计充分领会并执行初设审查意见及精神,于2011年4月底完成本项目的施工图设计任务。

主要技术标准
名称
单位
本项目采用标准
备注
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
设计速度
 km/h
80
车道数

4
路基宽度
m
()
行车道宽度
m
2×2×
中间带宽度()
m

右侧硬路肩宽度()
m
()
土路肩宽度
m

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400
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m
250
圆曲线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m
2500
最大纵坡
%
5
最小坡长
m
200
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4500
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3000
停车视距
m
>110
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I级
路面设计标准轴载
kN
BZZ-100
桥梁净宽
m
2×净-
设计洪水频率
1/100 (特大桥1/300)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g

本项目全线采用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设计速度采用80公里/小时,:,左侧路缘带2×,行车道2×2×,硬路肩2×,土路肩2×;:,左侧路缘带2×,行车道2×2×,硬路肩2×,土路肩2×。桥梁设计荷载等级公路-Ⅰ级;路基、桥涵洪水频率1/100、特大桥梁1/300。其余指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相关规范有关条文执行,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铁路等及主要工程规模
路线总体呈南---北走向,路线起点(K624+)位于新乡市与鹤壁市交界处、沧河大桥北,向北接G107线鹤壁段;本段路线终点(G107桩号为K661+)位于马村立交桥匝道北。

g107线沧河桥至马村段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汇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77562398
  • 文件大小1.58 MB
  • 时间201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