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状况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题记
学会快乐地工作和生活
——教师职业压力的心理适应
前言:
现代社会,人们在充分享受文明带来的方便、舒适的同时,也品味着孤独、疲惫和迷茫。
许多人每天都在饭桌上觥筹交错、笙歌燕舞。却常自称是“没有任何知心朋友的人”。
许多人感叹“活的累”,特别是人到了中年,既要承担工作上的重任,又要挑起赡养老人和抚养、教育子女的重担,从而成为心理负荷最重的人群。心理研究表明,在面临工作不安定尤其是失业的危机时,身体积累的过多压力往往无法宣泄,易导致孤僻、猜疑、疲惫、失眠和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的还会引起神经质的偏执和狂躁等病状。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高度的“信息化”。通讯、媒体、网络等每天呈现大量的信息。人们在利用这些信息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受到其侵扰。使你每天都会有一些精神垃圾产生。
这些精神垃圾,影响着你的生活,也影响着你的工作。是个人的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尤其是教师职业,面临培养的学生的升学压力,常常使教师身心疲惫。
持续的高度紧张会破坏身体的功能,造成有肌体的病变。危害健康甚至生命。
心理学家做过的实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加拉德做过一个实验:一个死囚犯蒙着双眼,被绑在床上,身上被放上了各种探测体温、血压、心电、脑电的仪器。法官来到床边宣布对他执行死刑,牧师也祝福他的灵魂早日升入天堂。这时,他被告知将用放血的方法致死。随着法官的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好的一位助手走上前去,用一小木片在他的手腕上划了一下,接着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水龙头打开,让他向床下一个铜盆中滴水,发出叮咚的声音。伴随着由快到慢的滴水节奏,死囚心里产生了极大的恐惧感,他感到自己的血正在一点点流失!各种探测仪器如实地把死囚的各种重量变化记录了下来:囚犯出现典型的“失血”症状;最后,那个死囚昏了过去。
2004年4月初,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外公布了一项不大乐观的调查结果:在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如美国的研究显示:有78%的教师感受到职业压力,有37%的教师有严重的精神紧张和焦虑状况。
对大量体罚事件的剖析,显示所发生的绝大多数体罚并不是由于教师的师德差而造成的,而是由于教师心理压力过大,焦虑过度,致使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造成的,换而言之,是由于教师的心理问题所带来的。
心理健康,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因为教师的心理问题,不仅仅影响自身的健康,更重要的是他可能“造就一”大批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甚至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
有关调查显示:被体罚的儿童成年后吸毒和酗酒的可能性是正常儿童的两倍,而且患上焦虑症、反社会行为倾向和抑郁的概率大大增加。在偶尔被打的受访者当中,有1%患上焦虑症、70%患上抑郁症、13%酗酒、17%嗜毒。
“教师性格优良可以带出性格优良的学生,而性格不良的教师,可能带出性格不良的学生。”这一切,都使我们迫切地认识到: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的心理健康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而且是具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
学会快乐地工作和生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