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doc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摘要: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类型主要有原位膨胀型、市场拉动型、外来移植型和异地孵化型,它们是根据沿海地区各地的特点而形成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升了当地的经济总量,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了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加快了当地城市化进程;沿海地区20多年产业集群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给予了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大的启发:地方政府对当地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相当重要;发展产业集群一定要与本地的历史和文化相结合,这样的集群才是长久而有生命力的;要改善产业集群融资环境,拓宽产业集群融资渠道;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
关键词:区域经济;产业集群;沿海发达地区

沿海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开全国之先河,率先在当地发展产业集群,并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纵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从中寻找到一条适合本地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之路。

一、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发达地区以产业特色明显的乡镇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专业镇经济,并逐步形成规模,产业相对集中,具有一定经济实力,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营销网络覆盖面广,进而形成了产业集群。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地区以浙江、广东和苏南等地区为代表,开始时家庭作坊多为社队企业做配套,也有少数人凭借亲戚或朋友在外地的关系自己销售产品,这时地下交易市场非常活跃,家庭作坊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各地的专业镇(乡、村)。有些民营中小企业不断向某一地区集中,企业数目大量增加,但这些企业之间尚未有明显的联系,产业群内部呈无序状态。这个阶段生产工艺简单,产品质量档次低,劳动生产率也很低,所有的工序基本可以在家庭内完成,专业分工比较少。由于当时全国正处于短缺经济时期,所以产品的销路相当好,发展也非常快。这一时期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企业组织形式以家庭作坊为主,辅以少量的联户经营。家庭作坊形式的企业规模小,以家庭劳动力为主,雇用少量工人。
(2)企业的生产环节和工序简单。这一阶段企业一般以“代人加工”、“来样加工”和“来料加工”为主,仅仅从事产品生产的个别环节和工序的生产活动。
(3)技术水平低。生产工具以手工类型为主,也采用一些非传统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
(4)营销方式相对落后。主要依靠供销员的“游击式”的原始营销方式推销产品。为加强和供销员的联系,家庭企业大都在集镇上设门市部即“前店后厂式”。供销员和生产企业之间并没有固定的联系,常常凭所接业务随机地选择生产企业&#6

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64 KB
  • 时间2018-04-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