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湖北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湖北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doc湖北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
湖北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
一、引言
自古以来,大河沿岸经济圈(带)的发展都是整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通过政府有效合理的引导规划,许多沿岸经济带在实现自身经济繁荣发展的前提下,还将经济快速发展势头辐射至周边区域,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湖北省政府出台的《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092020)》,拉开了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新篇章。2015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涉及城乡统筹发展、公共设施互联互通、农业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和谐共建等多个方面,长江沿岸城市群成为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
同时,作为人类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城市建设在人类文明发展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石,更因其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效应,能够有效改善城市整体环境,提高社会整体效益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受到资金投入的限制,因此,研究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创新对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十分必要。
二、湖北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存在的现状及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递增
近年来,虽然各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投资逐年上升,但是现实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却保持着更高的增长势头,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加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周期长,资本规模和工程投资大,仅靠上级财政拨款和地方财力无法满足需求,建设资金缺口逐年递增。
2、融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
(1)融资主体单一。主要体现在市场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以政府和政府投资公司为主,企业融资和社会募集不够。目前,湖北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及专项资金,民间资本少,没有形成针对不同类型项目特征的多元化融资主体及融资方式。
(2)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产品创新不足。主要表现为向银行贷款融资比例高,通过债券、股权和上市等方式融资少。与此同时,民间资本进入城建项目门槛较高,无法有效缓解城建项目资金压力。
3、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对列入国家计划和重点工程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当前可由中央财政和国家政策性银行投入资金,但其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地方政府投入。包括湖北省在内的中部地区地方政府财政基本上没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事权财权不对等,只有成立投融资平台举债建设。随着中央关于地方政府举债的政策收紧,地方政府融资举债受限制,使得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压力进一步增加。
4、融资外部环境欠佳
一方面,国民财富的流向已然发生根本性变化,随着民间资本量的不断增加,各大私营企业集团、外资企业有意向出资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缺少统一规范的准入规则,使得民间资本有效投资渠道不畅,造成资本使用率较低,使得企业和个人参与基础设施经营性项目公平竞争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受少数地方政府举债不还等负面效应的影响,社会舆论及民众对政府的信用问题产生质疑,增加了政府融资工作的难度。
三、湖北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问题分析
1、城市基础设施自然经济属性
首先,基础设施具有投资规模巨大、配套性极强、受众规模较大的特点。由于基础设施的特殊性

湖北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4 KB
  • 时间2018-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