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中小企业假账谈诚信论文.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中小企业做假帐谈治理会计诚信缺失的策略
田志良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江苏省宜兴市 214200)
摘要:市场经济环境中,中小企业做假帐有普遍性。究其原因是市场经济对价值观的冲击,致使诚信缺失,直接影响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与发展。只有健全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做好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才能使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客观可靠。
关键词:假账问题诚信原因治理策略
一、企业会计做假账问题
中小企业会计做假账,最突出的表现是设置内外两套账,对内帐施行收付实现制,反映货币资金及经营真实状况;对外帐施行权责发生制,现金收入按需任意取舍,库存现金实质上是虚数,实现收入往往比对内的帐金额小的多,从而达到少缴税费。这种现象反映了企业会计人员不遵守准则,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具体做假的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从小集团利益出发,采取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任意隐瞒或虚列收入,以调节利润和税收的多少。
第二,随意改变成本和费用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如对折旧等估计事项随意更改政策,待摊预提费用按需掌握进度。
第三,虚列关联方交易,达到凸显公司业绩,以便进一步实现筹资。
第四,钻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不力的空子,随意调整利润的计算方法和分配方法,按需控制应纳税所得额,通过加大或减少成本费用手段,实现“蓄水池”效应。
第五、一些儿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沦丧。个别企业会计人员利用专业技术造假,进行贪污、挪用公款等犯罪。
二、企业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1、国家法律法规存在缺陷,监督机制不完善。《公司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从大的方面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做出了保证。但在构建公司治理结构过程中,很多企业权力过分集中,使得制衡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客观上,市场经济下,经济实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欲望膨胀有加,在法治不健全经济生活中,诚信易于缺失。企业决策者,由于受学识、阅历、经验及自身处世风格的影响,在处理政绩、社会和职工三者之间的关系时,也存在着种种差异性。“一言堂”式的大权独揽,企业重大事务(包括企业财务)有效监督易于缺失;受雇的财会人员身受环境制约,监督乏力,职业道德易于缺失,这些都导致了企业弄虚作假及高层管理人员贪污犯罪的猖獗和蔓延。
在监督与权力的较量中,往往是权力站了上风。企业及其会计信息在接受监督过程中,由于受地方和部门利益的影响,甚至受个人利益驱动,监督易于形式化。
2、市场经济的副作用致使价值观滑坡。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等较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了严重地冲击,又鉴于法治不健全,基本上依靠自觉、自愿地执行,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来实现的会计职业道德,易被利益驱动。像ST郑百文、银广夏等一个个典型的会计造假案,已经告诫我们诚信规则意识在经济实体中存在着严重缺失。
3、国家和企业对提高会计人员诚信意识的重视程度不够。国家在继续教育方面忽视职业道德教育,对诚信缺失打击不力;很多企业单位偏重经营业绩,部分企业有序的诚信教育几乎成了一纸空文,或流于形式。个别企业把财会人员当成管帐先生,认为让其算好帐记好帐就行了。
有些企业高层管理者,忽视了自身的榜样作用,没有以身作则,在处理会计人员去留问题上,往往根据个人喜好简单处置。
4、受工作环境制约,会计人员提高诚信意识的自觉性差,存在难度。受竞争压力、就业压力、不良风气压力影响,坚持诚信原则存在着

从中小企业假账谈诚信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18-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