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与复合趋向补语搭配不对称现象释因
吴齐阳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南省、长沙市,410082)
摘要:在现代汉语中,动词“听”能与“起来”“下来”“下去”“上去”“进去”“出来”等复合趋向补语进行搭配,却不能与其它复合趋向补语进行搭配。我们对“听”与复合趋向补语搭配情况进行分组分析,发现“听”的语义限制、趋向动词的语义虚化、人们的认知和语言生活习惯是造成这一不对称现象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听”;复合趋向补语;心理视点;
中图分类号: H146 文献标识码:A
〇引言
黄廖版的《现代汉语》将“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开来”“开去”“过来”“过去”“起来”这15个动词划定为复合趋向动词。有的复合趋向动词可以与动词“听”搭配,充当“听”的补语,例如:“听上去”“听下去”“听进去”“听下来”“听出来”“听起来”。“过来”和“过去”虽然可以充当“听”的补语,但是相关方面的用例非常少,不具有典型性(根据北大中文语料库的检索结果,符合条件的“听过来”的检索用例有2条,“听过去”的检索用例仅有1条)。而有的复合趋向动词如“上来”“进来”“出去”“回来”“回去”“开来”“开去”,不能也不会与“听”搭配,充当“听”的补语。“听”与复合趋向动词的搭配呈现出不对称的现象。
我们根据复合趋向动词与“听”的搭配情况,将这15个复合趋向动词分成3组:(1)“下来”与“下去”、“过来”与“过去”由于“过来”与“过去”无论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都用例很少,不具有典型性。本文对此不加以分析。
、“起来”这种每一组可与“听”搭配的词;(2)“回来”与“回去”、“开来”与“开去”这种每一组都不能与“听”搭配的词;(3)“进来”与“进去”、“出来”与“出去”、“上来”与“上去”这种一组词中有一个能与“听”搭配,另一个不能与“听”搭配的词。我们主要分析第2组词和第3组词,第1组词作为参考。
一、“回来”“回去”“开来”“开去”
认知心理学将空间世界分为物理空间和认知空间。“物理空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空间世界,认知空间是物理空间通过各种感知器官为人们所认知的空间世界。”方经民,《汉语空间方位参照的认知结构》,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第4期。
毫无疑问,视觉感官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最为典型的,但是根据Ake Viberg(1983),听觉感官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应该仅次于视觉。Ake Viberg的论文《The verbs of perception》中列出了这样一个公式:Sight>Hearing>Touch>{Smell,Taste},即从左到右,感官动词的扩展能力和语法功能依次减弱。
由于复合趋向动词的本义与空间方位密切相关,听觉感官会受到当事人心理的影响,因此
叙述者在表达方位参照时所选择的心理视点就起到重要的作用。一般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时,会选择自身所处的位置为视点进行感知;而以第三人称来叙述时,会以旁观者的角度对当事人所处的位置进行判断,以便进一步感知。例如:
(1)当我走进过道的时候,我听到从楼上传来的声音。——翻译作品《福尔摩斯探案集》
(1)’当他走进过道的时候,他听到从楼上传来的声音。
例(1)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是叙述者“我”从自己所在的位置(过道上)听到楼上的声音。例(1)’
社科网-论文在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