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卢纶《塞下曲》云: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了此诗,认为大雪纷飞之时不可能看见大雁的踪影,于是写道:
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
华罗庚评卢纶诗歌
他在质疑之后未停止思考,并询问了有关专家。至此,华罗庚才明白卢纶没有错,是自己观察体验不够。你知道为什么吗?
答案塞外气候变化莫测,经常在阴历八九月和三四月下大雪。比如有一年正是中秋节,而燕山北麓大雪纷纷扬扬,化了一天尚未化透,大地白茫茫一片。而这时正是北雁南归的季节。到了晚上,群雁都憩息在草丛里,间或有掉队的孤雁在空中飞过,常发出寻伴的嘹亮叫声。这时夜黑,人们看不见雁飞,却能听到雁鸣。
近三年全国卷命题与考情概览
题目信息
考点考向
年份/卷别
选文
类型
理解
句子
筛选
整合
归纳
概括
观点
态度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
《塞壬的歌声》
文学
√
√
√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
《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历史
√
√
√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
《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文学
√√
√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
《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社会
√√
√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
《艺术是什么》
艺术
√
√
√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美的奥秘》
艺术
√
√
√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社会
√
√√
,呈现出多样性特点。选文涉及经济、艺术、美学、历史等诸多领域,且都具有思想性、知识性,文化内涵深厚。
,本大题一般设置3个小题,题型均为单项选择题,选择错误项。试题所涉文本内容从局部到整体,试题难度随题序逐步增加。
,重点考查《考试大纲》规定的“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考点。
整体阅读指导
“审、读、标、比”四字速读法示例
一、整体阅读基本要求
,逐段或逐层概括段意或层意。
,尤其是起始句、结束句和结论句,明晓每段要表达的意思;找出作者的观点(分论点和中心论点),明确作者要论证、阐发什么,是怎样论证、阐发的,论点和论据有怎样的联系等。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清论证结构(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对照式)。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人们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观点句)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分述二者的区别)
段意:故事讲述人和小说家在讲述故事的方式上有差异。
整体阅读指导
“审、读、标、比”四字速读法示例
。如: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以及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二、“审、读、标、比”四字速读法
,就是审读题干
选文的篇幅一般1 000字左右,要从标题或出处开始,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方向,再从题干入手,带着题干去阅读文本,阅读就会很有针对性,能够很快达到目的。
②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观点句)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传统故事)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传统故事对中外小说的影响)
整体阅读指导
“审、读、标、比”四字速读法示例
,就是读文本,明确信息角度
阅读要求平心静气,全神贯注,采用逐句快读的方法,迅速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力争基本把握整体文意。要大致弄清以下方面: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展开、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
段意: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不明显,二者的共同要素是经历和见闻。
③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
消防案例班课5:建筑防火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