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小时候玩过家家.doc


文档分类: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小时候玩过家家,总想着将来有一天能当老师。可现在我教书13年,做了11年班主任,唯一的想法就是能早日离开这个岗位。”前不久,记者在南宁市的一个乡镇采访时,当地中心校的语文老师黄淑娟谈起她目前的心境,微微叹了口气。
和黄老师一同进学校的那批老师中,有些人确实已经转行了。有的跟朋友去外地做生意,有的考上了公务员。从热爱教育到逃离教育,一些乡村教师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也很无奈。
调到村里教书就像去“充军”
在农村中小学采访时,记者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墙体斑驳的平房里,狭小的教师宿舍一间挨着一间,走进去,屋内刚好够摆下一张床、一个衣柜和一张书桌,如果要上厕所,得走上几十米,直通化粪池的蹲坑臭味扑鼻不说,厕所还四面透风、屋顶漏雨。由于宿舍少,一些分不到宿舍的老师要么住在教室隔开的小房间里,要么出去租房子住。
黄老师还记得她刚刚工作时,在一所村校生活的情形:“像我这么小的个子,每天要挑水回来煮饭吃,一到晚上四处漆黑一片,哪里也去不了,这样的生活换成你会愿意去吗?”现如今,黄老师已经调到了镇上,让她觉得颇为讽刺的是,她的现任校长经常会在安排轮教时把那些“不听话”的老师调到村校去教书,以示惩罚,因为在老师们看来“调到村里去,就像去‘充军’”。
事实上,生活条件差,待遇不高是乡村学校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但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村校在当地的破败更为突出。
在广西和湖南等地的农村走访时,记者看到农民自家盖起两三层的小楼已是很普遍的情况,在这些贴着瓷砖的崭新小楼的映衬下,一些村校好像成了乡村发展被遗忘的角落,看上去显得十分陈旧。有的学校由于道路和操场还是土的,师生身处其中往往是“天晴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从去年年初开始,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施绩效工资,乡村教师也能拿到1500~2000元的月薪。虽然收入有了保障,但这笔钱不足以让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南宁市宾阳县一位老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每个月基本的生活开支包括电费150元、水费40元、燃气50元、买菜500元、早餐费50元(班主任每天早上6点去学校只能在外面吃饭)、孩子早中餐费200元,再加上人情、交通、通讯、房租的花费,已所剩无几。“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生场大病,老师就会处于负债境地,如果说还想攒钱买房,只能是一种奢望。”
经济拮据使得农村地区男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成家立业难。记者走访时发现,村校男教师过了30岁还没结婚的比比皆是。在广西一所乡中担任政教主任的吴老师就亲历过这样的一件事:一年前,学校小卖部来了一个当地的年轻姑娘帮亲戚打点生意。这个女孩个子不高,相貌非常普通,也没有正式工作。有一次,学校一位30岁出头的男教师提出想跟她处对象,她却断然回绝。“村里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盖楼房了,你还住这种泥房,我是不会嫁给老师的。”女孩的话让老师们感到屈辱和辛酸。
农村教师威信下降
和住宿条件不好、收入偏低等外部因素相比,有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农村教师得不到尊重,教师的权责不对等才是让他们真正感到寒心的原因。
吕启明在湖南省西北部一所乡镇初中已经任教16年了,4年前他当上这所学校的校长。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1994年他刚参加工作时,只要孩子考上中专,学生的家长就会高兴地大摆筵席,把老师请去吃饭,“多的时候一天有四五家请客,校长没办法,还把我们老师分成几个小组赴宴。”

我小时候玩过家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8-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