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的课改心得
新课改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焕然一新,注入一股股新鲜血液,这是教育界的大喜事。与此同时,新理念、新教材必然要和旧有的一切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发生碰撞和摩擦,因此,课改既让语文教育增添活力,也带给我们许多茫然与困惑。本校是一所农村初中,一年多的课改培训及课改实践,教师们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流程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令人欣慰的变化。
一、教师对课改的认识、理解、适应课程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实验任务繁重,借鉴东西不多,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实践。七年级又是一个小学与初中过渡的特殊时期,课改实践显得尤为艰难,我校老师理念先行,认真参加各级课改培训,许多老师能深入课改第一线,带头上好课改示范研究课,共同参与和研讨。长期的实践后,老师的教学理念变了,教学方法变了,从迷惘到清楚,从怀疑到适应,逐渐成熟。
二、教研活动的变化课改之前,我们的老师思想都显得尤为保守,很是谨慎,交流甚少,有问题也勉强自己解决,我行我素。这样不仅同事关系紧张,自己也显得疲惫不堪。课改以来,教研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把新课程提倡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到教研活动中来,要求学生改变的同时,也改变自身的学习方式。学校这头积极开展语文教研活动,从目的到内容,从方法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有活动全体参加,主动参与学习,合作研讨,从上课到听课到评课,环环相扣,实话实说,初步形成了民主和谐的主体式研究体系。我们初一四人采用集体备课,定时研讨,有事商量,分工合
作,从备课到测验,从听众到主角,人人参与。合作交流多了,参与讨论多了,关系融洽了,许多问题也得以解决了。
三、角色的转变实施课改最明显的特征便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新课改的课堂上,我们的老师走入学生中间,笑容多了,交流多了,合作多了,由原来的指导者、主讲者转换成平等的学习伙伴。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与学生一道寻求真理,承认自己的过失与错误,建构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在每一次的语文教研活动,尤其听课时感受颇为强烈,而这一转变使老师或学生,听课者或上课者都倍感课堂的轻松与融洽。
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改之前,课堂中多有看客存在,一堂课
语文老师的课改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