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实验流程的介绍
主要是预初实验,包括:
(1)有关理论知识学习。
(2)掌握实验准备的基本方法。
(3)掌握各实验方法的预实验。
(4)掌握小鼠四诊检测的方法与技术。
(3/14)实验课程安排(直接去实验教学中心)
内容包括:
(1)正式教学实验开始:在老师指导下,动物四诊检测,并开展造模。
1)在教师的指导下,参考预初实验,集中对30只小鼠实施造模,10只作正常对照。
2)中药完成制备,并给药。
3)按照计划,小鼠的证侯发生及其演变的观察、记录。
(2)其他组别学生,继续实验准备和各实验方法的培训,为后续实验准备。实验前准备:包括准备4套相应的实验器材和有关试剂、容器、材料,放在相应的实验台上;显微镜、匀浆器、试管和试管架等也准备到位。所有实验方法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
(3/21-3/28)课程内容安排(直接去实验教学中心)
第一次(3/21)
(1)上午,第一组同学,去动物房小鼠四诊检测。
(2)中午12:30,全体同学一道,处死实验小鼠,取材。具体分工如下:
组别
实验内容
1
配合取材(胸腺、脾、肝、胃、小肠。以及心、肾、睾丸有关组织称重),病理组织固定、修块、包埋、切片、染色、封片,等。
2
取材,并分离实验动物后肢股骨,取骨髓,骨髓涂片,等。
3
处死实验动物,收集血液标本、血涂片,等。
4
切取肝脏,抽提RNA ,等。
(3)在老师的指导下,各检测研究同步展开,多手段检测不同组别实验动物有关指标的改变,综合实验开展和有关能力的训练。
具体分工如下:
组别
指导老师
实验内容一
实验内容二
1
卢文丽
小鼠造模,四诊检测,病理学组织固定、包埋、切片、染色,检测。
舌与舌苔,小肠、胃粘膜病理
2
潘志强
小鼠造模,四诊检测和辨证;骨髓涂片、血涂片。
脾、胸腺病理
3
宋菊敏
刘小美
血清白蛋白、总抗氧化能力等生化测定。
肝、小肠、胃粘膜病理
4
梁超
管冬元
中药制备,给药;白蛋白RTPCR、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肝、小肠、胃粘膜病理
在老师的指导下,在适当时间对标本进行处理,包括生化、分子生物学指标检测,组织、血液和骨髓涂片的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封片、观察、记录,等;以及相应的统计处理。
此后几天内学生将利用课余时间和晚上开展相应实验。主要用于组织的包埋、染色。
第二次(3/28)
继续实验。此时,所有病理切片和染色已经完成,各组同步开展读片工作。
部分实验要求:
(1)要求详细的实验记录:时间、内容、方法、结果、对结果的分析、实验人员签名。
(2)关于读片
读片注意:形态(组织结构、细胞形态、胞浆和细胞核)的异同,颜色的异同。以往的问题:观察不仔细,把握不住细胞的形态,有了变化却视而不见。关键在准备不够充分。
结果可以绘图,可以拍照。要求把有关结构、内容标记清楚。要有文字说明,如:“图1,脾脏,HE,×400”。
以下将专门介绍。
,形成PPT
4/5的课,各小组推荐1人准备实验结果课堂介绍。其他小组记录,并作为研究报告撰写时的参考内容。
介绍实验结果的目的
(1)作为介绍实验结果能力的培训。怎样把结果有序、准确、精炼地介绍给大家。
(2)互通信息。由于不是人人参与了所有实验,具体个人往往对其他同学的实验结果不了解,这样在分析自己实验结果时容易造成偏差。盲人摸象。这也是为什么鼓励综合实验的目的,即综合地分析所有数据,联系而不是孤立地看待问题和数据,得到更贴近实际的结果。
(3)为了达到介绍的最佳效果,要求可能的话制作PPT。
(二)今天的课程和预初实验
(1)今天和后续课程的总体介绍。
(2)观看小鼠四诊和辨证方法,以及整个实验过程的DVD课件,了解实验的基本方法。
(3)观看小鼠辨证方法的PPT课件。
(4)观看小鼠主要组织病理图谱PPT课件。
(实验教学中心)
在各小组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分别开展:
(1)小鼠四诊检测的全体学生操作训练,掌握小鼠四诊检测的方法与技术。
(2)各实验方法的预实验,重点为技术培训,以保证后续实验开展。
(3)掌握实验准备的基本方法。
(4)中药制备。
教学目的和要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