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制药工程2.ppt神经系统解剖生理学
(二)
教学目标:
1、掌握外周神经纤维的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
神经递质产生、作用受体及生理学效应。
2、熟悉受体阻断剂和激动剂。
3、了解中枢神经递质与功能。
(三)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1、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电刺激脑干网状结构:
易化区和抑制区
调节伸肌紧张性
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
四肢伸直
头尾昂起
脊柱挺硬
本质: 伸肌肌紧张亢进
产生机制: 相对不平衡:抑制区↓易化区↑
正常:抑制区和易化区协调活动。
不协调的表现:去大脑僵直
1、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
维持身体平衡
2、脊髓小脑(前叶及后叶的中间带)
前叶:调节肌紧张
后叶中间带:调节肌紧张,主要是协调大脑
皮层发动的随意运动
脊髓小脑损伤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
3、皮层小脑(后叶的外侧部)
参与运动计划的形成、运动程序的编制和储存
(四)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功能
随意运动、肌紧张、参与运动计划的设计、编程和运动的启动和终止
(基底神经节功能:尚不清楚)
3、与基底神经节有关的疾病
(1)震颤麻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症状:①全身肌紧张↑
②随意运动↓、动作缓慢
③静止性震颤
ACH神经元
纹状体
黑质
氨基丁酸神经元
DA神经元
病变部位及病因: 双侧黑质病变,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
a. 患者脑内多巴胺↓;
b. 利血平→动物→震颤麻痹;
c. L-Dopa→动物→症状好转。
09制药工程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