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东风路高级中学导学案
年级:高三使用时间:
主备人:叶璟审核人:周永强张婧使用人:高三语文组
课题
文言文阅读——断句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高考断句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小组探究教师点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及理解能力的提升
教学重点
断句的技巧及方法
教学难点
断句标志的判断
课时
1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探究教师点拨
教学用具
导学单
教学流程
复备栏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课前、课中)
断句方法介绍
总原则:诵读理解——语感判断——标志判断(先易后难)——检验
标志判断:
1 文言文中名词,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2 找虚词: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末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3 察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4 依总分: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 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5 据修辞: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6 辨句式: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二、自我检测
训练1: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训练2: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训练3: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训练4: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训练5: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训练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三、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质疑、展示)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四、课堂评价
五、巩固练习(课中、课后作业)
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
宝鸡市东风路高级中学导学案.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