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头针穴区对脑功能影响效应的fMRI观察
中医科
陈之罡
1
随着卒中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和发病年龄年轻化趋势,脑卒中高致残率的特点导致的社会负担日益加重
因此,提高卒中的康复疗效是目前极为迫切的一项工作
2
虽然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治疗和康复手段不断提高,但即使在医学发达地区,经过正规的西医强化康复住院治疗,仍然会有相当多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Sze KH, Wong E, Or KH, Lum CM, Woo J. Factors predicting stroke disability at discharge: a study of 793 Chinese.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00;81(7):876-80.
结合我国国情,研究、推广有效的中医疗法,是提高康复效果的有效措施
3
头针是中医临床治疗卒中患者的重要手段。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头针疗法有助于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
4
头针治疗选穴的基础来源于下述假设:
直接通路假说:脑皮质功能区与其投影区的头皮穴区之间存在能够传导针刺信号的“直接通路”,因此,刺激头部穴区可兴奋其对应的脑皮质
经络学说:头针分区应考虑到头部经络分布的因素,并以此划分头针穴区
5
直接通路假说尚未得到充足的证据证实
王凡:不支持(SPPET研究)
王凡, 郭长春, 贾少微. 应用SPECT研究头皮穴区局部浸润麻醉后对电针信号传导的影响. 中国针灸, 2002,22(8): 543-546.
左芳:支持(PET研究)
左芳,石现,田嘉禾,姚树林,单宝慈,尹岭,. 中国针灸,2003, 23(4):231-233.
经络学说也缺乏现代研究证据
6
因此,不同头针穴区对脑功能的影响究竟有怎样的规律,目前尚未明确。使得临床选穴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制约了头针疗效的提高
本项研究选用功能性核磁共振作为观察手段,研究不同头皮穴区针刺效应的区别,以明确不同穴区对脑功能影响的差异性,为临床头针穴区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以提高卒中针刺的临床疗效
7
目前较常用于针刺研究的脑功能成像技术
包括: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ET)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8
SPECT的固有空间(横向)分辨力约为3-5mm,纵向分辨力(体层厚度)约为15mm
PET在视野中心的空间分辨率为4-6mm
fMRI具有极好的空间灵敏度,可达到1-2mm。远远优于上述技术,利于分辨脑内复杂的神经结构
9
此外, SPECT和PET的时间分辨率均在数十秒或分钟(minutes)级别
fMRI的时间分辨率可达到50ms左右,能够进行脑功能变化的实时动态观察,这也是SPECT和PET难以完成的
因此, fMRI被认为是目前研究脑功能的最佳工具
Dale Purves, e J. Augustine, David Fitzpatrick, et al. Neuroscience. 3rd edition ed. :Sinauer Associates,2004. 25-27.
10
不同头针穴区对脑功能影响效应的fMRI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