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丁肇中先生故居
举世闻名的大物理学家--丁肇中的故居就在我市涛雒镇。今天爸爸要带我去参观,我高兴得嘴巴都合不上了,来不及吃饭就催着爸爸快点出发。
今天的天气特别好,天是那么兰,云是那么白,路边田野绿绿的,在宽阔的柏油路上开车,就像在绿色的地毯上行驶一样平稳、舒适。爸爸边开车边向我介绍丁肇中先生的情况:他祖籍日照,从小热爱学习,后来到了国外留学;他发现了一种构成世界的新粒子“J”粒子,从而成为了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在获奖的仪式上,他克服了很大的阻力,坚持用汉语发表了演说,为我们中国人争了光;现在正带领他的科研队伍,利用阿尔法磁谱仪,寻找构成世界的“暗物质”,从而将探索的领域扩大到了浩渺的宇宙……
经过三十分钟的行驶,我们来到了古镇涛雒。在镇中心十字路口的东南角,有一个古香古色的院落,大门向西。门口悬挂着丁肇中先生的巨幅照片。
进了大门向东走,有一条大约100米的小路,小路的尽头北边便是故居的核心部分--丁家四合院。“四合院”是我国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民居,它通常是由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门门相对的三间房组成的建筑群。丁家四合院的大门在整个院落的东南角,两扇黑色的大门上用红字书写了“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楹联。这可能就是丁家人几百年来恪守的祖训吧!进门是一过道,过道的右边有一小房子,爸爸风趣地说:
“这就是‘传达室’,‘保卫科长’可能就在这里上班”。左边到四合院的尽头,是一排门朝北的平房,是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有大通铺。在一间磨房里我们见到了石磨,还有一个很少见的碓,也是加工粮食的传统工具。
四合院北边的叫“堂屋”,是丁肇中先生的祖父母住的,一进门,正面墙是一幅字画,下边是一个长几,上面有一个古朴的老座钟,那摆“咔嗒、咔嗒”均匀地摆动,仿佛一个超凡脱俗的修行者,来自过去,又将从容不迫地走向未来。长几的前面有一张大的方桌,方桌的左右各有一把太师椅。正屋东西两侧各放有两把椅子,这就是他们家会客或者召开家庭会议的地方。我们仿佛看到了丁老太爷身穿长马褂,手拿水烟袋,从容地会客的情形。堂屋东西两个里间的尽头,还各有一个小的房间。爸爸告诉我,那就是“闺房”,是旧社会大户人家小姐住的房间。那时大户人家的小姐,行为有很多限制,是不能随便出门的。只好在房中绣花,所以也叫“绣房”。
西边的三屋是丁肇中先生的父亲,丁观海先生的住处。中间的房间布局与堂屋相似,只
游丁肇中故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